•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

          每經網首頁 > 更多 > 正文

          尋求新經濟增長點 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提速

          每日經濟新聞 2009-09-04 18:31:51

                  每經記者 宛霞 發自北京

                  國家發改委近一段時期思路著力在加快重點地區開發開放力度,和逐步增加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每日經濟新聞》今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近日,國家發改委明確7個已經形成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下一步發展方向,同時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皖江城市帶將很快提上國家層面的議事日程。

                   改革試點提速

                   近日,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恒山在北京舉辦的第四屆綠色財富(中國)論壇上透露,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發改委下一步將在重點地區加大開發開放力度,例如推進鄱陽湖經濟區發展。另一方面,繼推出支持新疆、青海和寧夏發展政策措施后,再推出新的一批貧困區域發展政策。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8月28日在武漢舉行的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會議上指出,新時期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是以2005年國務院正式批準上海浦東新區開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為開端的。之后,國務院共批復了7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市、成都市、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深圳經濟特區。2009年5月,7個試驗區的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全部獲得國務院批準,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步入新階段。

                   彭森認為,4年來,7個實驗區因地制宜開展改革試點,取得了積極進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符合時代規律。彭森說,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實驗區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即“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提振市場信心”。事實上,中央已在加快改革試點工作的步伐,除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許多省市區域規劃已經開始著手調研準備,例如山東黃河三角洲生態經濟區、吉林圖們江經濟區、皖江城市帶。

                   差異化定位

                  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恒山表示,下一步,中國將實施分類指導、重點先行等區域發展的政策。從靠行政力量、行政手段逐漸轉向要靠區域政策、區域規劃、區域法規、區域合作等經濟法律手段和市場力量來推動轉變。

                   對于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中之重,推動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進行各項改革試點,正是發改委近期的重點工作。

                   8月28日,發改委在湖北武漢召開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會議,副主任彭森對7個實驗區下一步的改革試驗方向進行了部署,并對各實驗區進行了明確“分工”。

                   彭森表示,發改委給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的定位是建設“兩型”社會,重在于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老工業基地改造、產業優化升級、促進節能減和自主創新等方面的改革試驗。浦東新區、濱海新區、深圳特區著眼于進一步開發開放,圍繞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制度建設需求。重慶市和成都市重點圍繞推進特色產業、優勢工業、勞動密集型行業發展的制度建設要求,以及在西部地區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為全國統籌城鄉改革發展和實現現代化提供經驗和借鑒。

                   而即將出臺的鄱陽湖經濟區將主打“生態”,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研究員曾對江西省政府建議,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要考慮碳排放問題,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成為低碳經濟示范區,同時,將低碳經濟建設與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相結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李周則認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產業發展方面,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主打綠色果蔬糧食生產基地。

                  區域發展促保八

                   范恒山說,從目前的情況看,7個重點地區對周邊地區起到了引領支撐作用,以區域合作和聯動為基礎的一體化程度明顯提高。上半年天津市靠濱海新區的帶動,成為了增長速度最快的兩個地區之一。近年來,一些重點地區憑借特殊的優勢,帶動了其他地區的發展,形成了一些新的活力地區。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徐逢賢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從目前情況看,只要各地區經濟發展規劃比較科學,獲得發改委審批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審批時間周期會更短。

                    對于最近一段時間,國家發改委著力區域經濟發展和督促討論審批各重點地區發展規劃,徐逢賢認為,按照以往經驗,區域經濟落后的地區往往資源豐富。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地方明確自身的資源和優勢特色并拿出科學的經濟規劃,就能盡快進行立項,從而獲得國家投資。國家也需要盡快將財政補貼到上述地區,既能夠“保八”,又能夠在產業結構優化的大前提下,幫助地方經濟上新臺階,同時縮小地方間的經濟差距,并使得這些地區不會拖區域經濟的后腿,做到“利用天時地利,實現優勢互補”。

                   引導“小算盤”一體化

                   徐逢賢認為,發改委看好的此輪經濟新增長點的最大阻力應是“各地區發展中的協作”問題。以淮海經濟區為例,成立22年來,由蘇魯豫皖四省的一部分地區、22個地級市,98個縣組成的經濟區發展仍很滯后。這是因為,地區經濟的發展與區域合作中未實現基礎設施和市場的一體化,并且沒有成立區域合作協調委員會,形成區域合作間共同認可的制度機制。各地區紛紛打的小算盤,使得整個經濟區都未展現出活力。“各地區發展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了,行政區劃就不能成為一種阻礙”,專家表示。

                  此外,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區域差距在縮小,但縮小區域差距的難度不斷增大。另一方面,一些地區加開地區發展過度開發利用資源,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今后會導致發展的不可持續。

           

          責編 韓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一级香蕉片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精品天堂一级 |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专区 | 在线天堂网最新资源视频 | 日本中文一二区有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