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一年 明年債市融資擔子更“重”
2009-12-11 04:40:41
每經記者 陳珂 發自上海
今年以來,在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整體氛圍中,除了突飛猛進的銀行信貸市場外,債券市場作為另一條融資渠道,其重要性已經越來越明顯,其對融資工具、模式進行創新的步伐也在逐漸加快。
值得期待的是,這一創新步伐的啟動,并不會隨著明年貨幣政策可能的適度收縮而有所反復,創新仍將貫穿于明年的債券市場。中國銀行間交易商協會表示,未來將繼續組織市場成員探索創新、加快研發,繼續推出創新產品,促進直接債務融資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在市場分析人士看來,促進直接債務融資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不僅意味著中期票據等信用品種明年可能繼續擴容,其他如在銀行間市場推出非金融企業發行資產支持票據、建立信貸轉讓市場、資產證券化等多種創新,也可能被逐漸提上日程。
發債模式創新
為配合經濟刺激方案的實施,今年來圍繞債券市場的一系列創新舉措,都在試圖擴大交易所債券的融資能力,除發債主體的創新外,還允許更多的資金進入這一市場。
2009年初,證監會和銀監會聯合發布通知,“上市商業銀行回歸證券交易所”。此舉意味著闊別12年之后,商業銀行重返交易所市場已經進入倒計時。
雖然在諸如如何在信貸資金與股市之間建立防火墻、清算系統如何選擇等細節問題上還沒有特別明確的信息,但隨著有三家商業銀行已獲得試點資格的消息傳出,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割裂的局面,已經開始出現“統一”跡象。
進入4月之后,保監會發布關于“增加保險機構債券投資品種”的通知,放寬保險資金投資債券市場的比例和品種。雖然這一政策直到11月下旬,才通過批復4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投資信用債、無擔保債,從而最終“落地”,但市場已經樂觀預計,此舉意味著數千億資金將可以進入無擔保債券市場,對債市擴容意義深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雖然2009年是大型企業和項目大幅擴張和上馬的重要年份,但在今年的債券市場創新浪潮之中,作為傳統上融資難的重點對象——中小企業,并沒有脫離政策面的關注視野。
今年9月,隨著“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全國性信用增進機構投入運作。這一機構的職責在于通過模式改造,為不符合發債條件的中小企業創造直接融資條件。
這一舉措在2個月后就顯現出了效果,11月底,3只地方性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產品正式上線,中小企業“打包”發債融資成為可能。
由于該品種通過集合發行,引入信用增進和代償機制等結構設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中小企業單體發行債務規模小、信用級別低、融資擔保難等缺陷,緩解了優質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11月13日,經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注冊的北京市順義區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山東省諸城市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和山東省壽光市“三農”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產品正式上線,并于11月23日發行,共募集資金12.65億元,平均獲得1.5倍超額認購。
“(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將繼續與發行企業、主承銷商、當地政府保持緊密聯系,增進市場各方對集合票據的認識,做好發行后的經驗總結,推動更多中小企業依據自身特點靈活地利用集合票據進行融資。”央行在其網站上如此表示。而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有關負責人也表示,還將加快研發,推出其他創新產品。
繼續擴大債市規模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秘書長時文朝在11月18日表示,有關機構正在考慮于2010年推出資產支持票據(ABCP),同時,預計2010年我國債券市場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
時文朝表示,未來有關機構將從三個方面對債券市場進行創新:第一,力爭在2010年推出資產支持票據;第二,探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存量債務證券化的可能性和相關技術問題;第三,重點研究市場向私募開放的可能性。
對于明年債市創新的第一個重點,據公開資料顯示,2005年央行就曾組織有關方面進行過試點研究工作,今年2月,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組織部分商業銀行及投行成立了資產支持商業票據工作組,并設計資產支持票據開發方案。
對于第二個方面的創新,據中國債券信息網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今年共發行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債券9403億元,較去年全年增長超過5成,其中中期票據發行5724億元,較去年全年增長超過兩倍,企業債發行3109億元,超過去年全年2367億元的發行總量。
同時,目前地方政府融資規模相當高,據估計達數萬億元,由于已透支了地方政府信用,導致評級下降,這從今年下半年城投債發行難度加大即可看出。如果將存量的資產證券化,釋放出一部分信用,無疑可進一步增強地方政府的持續融資能力。
對于第三個方面的創新,由于部分涉及國家戰略安全的企業也有融資需求,但在公開市場操作必須披露一定信息,這可能會導致機密信息泄露,因此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將考慮把私募引入債市,以豁免信息公開的要求。
值得強調的是,相比上述需要克服諸多障礙才能實現的創新,在今年中期票據的火爆發行和政策面將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政策的驅動下,明年信用債發行延續擴容勢頭被認為是 “板上釘釘”。在中期票據、企業債和公司債等信用品種中,中期票據由于發行審核條件相對便利,明年可能會繼續占據信用品種市場的主要份額,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規模的擴大,將成為這一品種的新亮點。
“如果宏觀經濟政策沒有大的轉變,明年仍然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年份”,時文朝近期公開表示。
明年債市總體穩定
華泰聯合證券近日預測,2010年,債券發行總量較今年將小幅增長,而隨著信貸回落,2010年信用債市場將較大幅度擴容。估計2010年企業債和公司債券發行規模將接近1.1萬億元。
據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預測,從債券的具體品種來看,假設2009年財政收入增長8.3%、2010年增長8.5%,則2010年財政赤字近9500億元;明年國債新增量預計為1.9萬億元;政策性金融債發行規模將為1.2萬億元,略高于今年的發行量水平。其中,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發行相關債券3600億元,中國進出口銀行2200億元,國家開發銀行6300億元。
隨著債市的擴容和發債模式的創新,一個疑問逐漸產生,明年資金面的情況是否足以支持龐大的市場需求?
有券商研究報告分析,考慮到明年政策退出的可能大于政策收緊的可能,加之到期央票2.3萬億元左右,而保險機構信用產品投資也逐步放開,對于擴容的信用債供給而言,能夠起到一定的吸納作用,“2010年上半年,債券市場的資金面仍能維持平衡。”
“明年債券市場面臨宏觀經濟繼續回升和新債供給增加的雙重風險,但寬松的資金面將對市場有所支撐。另一方面,若經濟反彈速度低于預期,則是債券市場面臨的機遇。總體來看,‘保持穩定’將是來年債市最明顯的特質。”市場人士分析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