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7 02:26:19
通化金馬25日神秘漲停背后的三大“不和諧”因素,使得通化本地資金的“先知先覺”更加令人生疑。
25日,滬指全天表現頹勢,最終收跌1.9%,深成指大跌2.4%。當日剔除新股后,滬深兩市上漲家數與下跌家數比為1:2;剔除ST股后兩市僅有9家股票漲停。而隔日美股暴跌、歐債危機愈演愈烈和朝鮮半島局勢惡化等因素更讓A股天空陰霾不散。
不僅如此,通化金馬25日的表現與其所屬的醫藥生物板塊同樣是大相徑庭。數據顯示,當日申萬醫藥生物板塊僅上漲0.8%,其中海普瑞、上海醫藥和云南白藥3家龍頭股平均漲幅也不過0.4%。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歷史上僅有國聯證券一家機構曾就該股推出研報,但時間早在去年6月11日。該研報也僅對大股東出售股權、新藥研發現狀、股權激勵進展等情況作出說明。最后國聯證券首次給予“觀望”評級。
值得一提的是,從通化金馬股吧情況看,猜測其有內幕交易之嫌似乎并不為過。事實上,近期在其股吧中一直瘋狂流傳著公司重大事項的傳言。其中討論最多的就是通化金馬大股東與吉林信托之間的股權轉讓事宜。4月中旬就有消息稱,通化金馬大股東近日將重啟和吉林信托商談股權轉讓的具體事宜,準備一次性轉讓股權給吉林信托,吉林信托接手股權后,將啟動借殼計劃。
盡管重組謠言滿天飛,通化金馬在26日公告停牌前卻一直保持沉默。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