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精選

          每經網首頁 > 商業精選 > 正文

          舟曲鏡鑒:20年預警之路

          2010-08-17 01:57:33

          每經記者  李澤民  發自北京

                  自8月7日深夜發生泥石流以來,匿身于重重山脈間的甘肅舟曲受到全國乃至世界的空前矚目。溯源這場罕見災害的成因,各方意見更多地指向來勢兇猛的暴雨使然。

                  而在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王楨看來,遭遇了10多年的濫采濫伐之后,舟曲“不產生災害才是奇跡”。十多年前的舟曲,尚有蔥蘢的綠意,而到今年4月王楨一行再赴舟曲時,目之所及均是土色的山體,并且基本都已支離破碎。而在上世紀80年代,云南省泥石流防治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陳循謙也曾對白龍江中游的泥石流災害做過預警,認為此處泥石流災害處在旺盛期,需特別加強防治。

          失靈的預警

                  在近20年的時間里,類似的聲音幾乎從未曾間斷過。就在2008年5月汶川地震發生之后,專家在對舟曲進行地質勘察后認為,該縣存在著近70處地質災害危險,需高度關注。

                  作為我國四大泥石流高發區域之一,舟曲縣一直未能擺脫地質災害夢魘般的糾纏。王楨告訴《每日經濟新聞》,上世紀50年代完工的寶成鐵路原本要在天水、隴南、白龍江、江油等地入蜀,只因該地泥石流頻發,不得已從寶雞開始,之后選取19次橫跨嘉陵江的方式,才完成鐵路修建。

                  汶川地震之后,舟曲縣氣象局局長魏新功等人指出,舟曲縣目前共有滑坡、泥石流災害隱患點134處,其中滑坡43處,泥石流86處,占災害總數的64.2%。僅兩河口至舟曲縣城的17公里路段兩側就分布著13處災害性滑坡和12條災害性的泥石流溝道。

                  而方圓不到2平方公里的舟曲縣城就受到鎖兒頭、南橋、南山、泄流坡等和10多個規模巨大的滑坡,以及寨子溝、硝水溝、三眼峪溝以及羅家峪溝等高頻泥石流溝道的威脅。此次舟曲的特大泥石流,就發生在后兩個溝道內。

                  1991年,長江水利委水土保持局在舟曲設立了滑坡、泥石流預警二級站和兩個滑坡預警點,1993年,舟曲縣被列為群防群測試點縣。長江水利委水土保持監測中心站的高級工程師趙俊華曾經實地在舟曲做過考察,也親眼目睹過當地的一次滑坡,她告訴記者,“舟曲縣被列為地質災害試點縣之后,當地國土部門的負責人表示,預警的經費遠遠不夠,如果建立完備的系統,投入將會很大。”

          災害頻發降低警惕性?

                  以位于舟曲縣城西側1公里處的鎖兒頭滑坡為例,滑坡長4.56公里,平均寬0.43千米,體積達8824立方米。趙俊華調查發現,這是一個典型的破碎滑坡,誘發因素為地震、暴雨,現在每年滑坡1至2米,下部滑動明顯。

                  但如果通過遙感影像,這個山體每年緩慢的下移是可以觀察到的。囿于成本壓力,這樣的設備并未在舟曲得以使用。四川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總工程師范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諸如舟曲這樣的縣城,如果全部裝完預警設備,需要幾百萬元。這對財政收入漸長的當地政府,應該可以承受。“現在很多城市在交通建設等方面不吝投入,而對地質災害的預防上投入很小。”

                  1995年,北京大學教授李樹德在對白龍江中游的地質災害研究中,稱舟曲縣連年來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嚴重,引起的滑坡泥石流逐漸增多,特別是在舟曲縣魚兒溝,在28平方千米的區域之內,大型滑坡就有6處。

                  根據當時李樹德的考察,舟曲的泥石流發育程度很高,在70多千米的地段上,中大型滑坡就高達2000多處,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至3個滑坡,土石方量達1.3萬立方米。

                  兩年后,專門研究泥石流的專家馬東濤著重對三眼峪溝的地質災害做了研究,認為此處發生泥石流的概率較大,三眼峪溝的兩條分支大峪和小峪平均2至3年就發生一次泥石流。

                  或因太過平常的泥石流,當地村民業已司空見慣。舟曲縣城關鎮東街村村支書張東成告訴記者,“以前發生的都是小規模的泥石流,有時會把田地沖毀,但從未遇到8月7日那么大的,所以村民的警惕性都不高。”

          應急預案準備不足

                  自2004年4月開始,舟曲縣氣象局每年汛期聯合縣水土保持局、舟曲二級站合作,聯合播發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預報,同時成立了縣、鄉、村三級群測群防領導小組,并將滑坡、泥石流防災減災列入各級政府任期內的責任目標考核內容等措施。

                  舟曲縣也曾于1991年成功預報過兩河口的滑坡事故。而頻頻的地質災害,在國土資源部救災應急中心副主任田廷山看來,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投入再多資金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汶川地震之后,中國地質調查局等部門的專家對震區地質災害做了調研,發現在甘肅的滑坡泥石流點有2214處,這些地質災害威脅著近40萬人,主要集中在武都、文縣、舟曲等地。在最終形成的報告中,專家建言“這些地質災害險情嚴重,危害巨大,應迅速恢復健全地震災區地質災害群防群測體系,加強人口聚居區的災害預警和監測工作,與氣象部門密切合作,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預報。”

                  然而,這樣的預警并未真正啟動,魏新功在2008年撰文指出,“舟曲縣的滑坡泥石流主要發生在6月至9月,均由暴雨引發,危害極大。因此要加強氣象雨情的中短期預報和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預報。”

                  舟曲縣城關鎮鎮長周識宇8月9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他們也沒得到相關方面的警報,因此也未對每個村子發出預警,而平素的預警就是打打電話,唯此而已。

                  范曉表示,這20多年的預警工作的教訓表明,主要因素不在資金方面,而是地方政府的意識問題。上世紀針對此次爆發泥石流的三眼峪溝做過相關防治措施,但是后來停了下來。現在的應急預案往往都是災后發出,而災前就應啟動相關預警工作,包括逃生演練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字幕一区二区 | 特级黄国产片一级视频播放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欧美激情 | 日韩一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