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被指收686萬元“進藥費”寧波三院遭調查

          2011-05-05 01:33:08

          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雙方各執一詞,但國內公立醫院收進藥費用的慣例早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每經記者  陳時俊  發自上海

           

              近日,一則發軔于網絡的爆料帖再次將公立醫院違規收費的話題推到公眾面前。

              據這則帖子描述,浙江省寧波大學附屬醫院(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寧波三院)院長及院長助理于2011年3月18日藥事會議上一共通過了93個醫藥品種,“其中,分別經這兩位管理層允許,以最低每進1種藥花費5萬元人民幣的標準收取了686萬元的高額‘進藥費用’。”不僅如此,該爆料帖中還列舉了藥物清單,并質疑該醫院重復進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此致電寧波三院院長辦公室,該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從本月3日開始,寧波市衛生局和寧波大學已就此事展開調查,等調查結果出來之后,會以新聞發布會形式公布。對于帖子內容,無論是  ‘醫院收取進藥費用’,還是說‘重復進藥’,都是子虛烏有的,醫院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爆料人的言之鑿鑿與醫院方面的否認,讓這一事件越發陷入“羅生門”的境地。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雙方各執一詞,但國內公立醫院收進藥費用的慣例早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曝收百萬元進藥費

           

          上述網帖內容顯示:寧波三院3月份可能收取的進藥費用中,共涉及藥物64項,金額總計686萬元人民幣。其中,一款名為“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凍干)”的藥物進價和銷價分別為22.4元和28.1元,而進藥費用一欄則赫然寫著38萬元。同時,每款藥物收取一二十萬元進藥費的情況不在少數。

           

              不僅如此,在這份進藥收費表格中“生產廠家”一欄,還涉及國內外數十家知名藥企。

              “從表格上可以看出,有相當多重復進藥的產品,也有相當多百搭(即可用也可不用的藥)。這些藥的特點之一就是劑量小,醫生開處方的時候,可給病人用8~10支,造成了患者要承受高額的醫藥費用。”該帖子作者質疑稱。

              對于這份藥物清單的相關數據和細節,寧波三院上述工作人員全部予以否認。同時,其直指“是一些未能入選的醫藥代表的報復行為”。“院長目前不在辦公室,不能接受采訪,不過我可以保證,我們醫院沒有過收取進藥費用的違規行為;像這樣收取進藥費用的情況在我院是絕對不允許的;根據相關規定,如果屬實,相關人員是需要作下臺處理的。”

              同時,他還透露,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寧波三院方面也已主動向上級匯報了相關情況。

          系行業“潛規則”?

           

              今年2月末,有網友發帖質疑稱,浙江杭州等地5家知名醫院200多名醫生通過開具相關藥物收取回扣,其中一名醫生僅今年1月份就收到32040元的回扣。此后,浙江省衛生廳監察處第一時間展開專項調查。而在杭州“回扣案”之前,溫州醫藥回扣案的風波才剛剛平息不久。

              “重復進藥以及相當多百搭藥品的情況是廣泛存在的。目前國內醫藥生產企業大約有4800家,而如此多數量的藥企無可避免地會生產同品牌、同療效的藥品,想有效杜絕這種現象,要從根本出發,淘汰一大批規模小、質量差的藥品生產企業,引領大型企業做大做強,提高行業集中度、實現規模效應。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藥品生產企業的監管。”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調研中心主任楊建華曾表示,醫療回扣問題發生后,往往都是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介入調查。“自家人查自家人,往往雷聲大雨點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難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楊成濤也指出:“在以藥養醫模式下,藥品能否進入醫院,醫院擁有掌控的空間;藥品進入科室后,醫生具有處方權。這其中多個環節存在腐敗的空間,而這也是滋生醫藥回扣的土壤。”

              郭凡禮稱,醫院方面收取進藥費用是行業內的“潛規則”,也是業內公開的秘密。“以藥養醫”體制多是以收取“灰色收入”為主,因此,此類行為只能從道德上進行譴責,而并不能說其違反了相關的法律法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视频 |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天天免费在线视频网 | 中国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 自拍偷亚洲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