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精選

          每經網首頁 > 商業精選 > 正文

          湖北重旱回顧:2000村民守著水庫無水吃

          2011-06-07 01:22:34

          每經記者  李澤民  發自宜昌

              近日,湖北等省普降大到暴雨,宜昌的重旱初步緩解。然而,這個三峽大壩所在地,在過去近9個月里極度焦渴。百萬畝農作物受災,數十萬人飲水困難,水位低于歷史均值,近7000座塘堰干涸。就在幾天前,兆吉坪村的村民還在為地里太干、種不下紅薯而焦慮。

              距離兆吉坪村數公里外,就是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但該村近2000多位村民未能享受到大壩的好處,整個村子“吃水成了問題”。

          干涸見底的水窖

              5月30日,兆吉坪村三組村民李大勝帶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掩映在雜草中的水窖,掀開水泥板。偌大的水窖中,只有底層浸著一層淺淺的水。水窖一旁的過濾池里,堆著枯葉,一根黑色塑料管子,一頭搭在水溝上,一頭接著水窖,“下大雨時,能夠把山上下來的水引到窖里。”水窖沒水的時候,他和其他村民會去山上找點泉水回來。但這絕非久長之計,用量增大時泉水也沒有了。

              兆吉坪二組村民祝兆龍(音)在距離自家院子不遠的山頂上發現了三處直徑約1米、深半米的土坑,這是采石之后留下的。這些土坑里竟積著一些水,盡管顏色黃黃的,她還是把水收攏來喂家畜。

          緊縮的用水計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兆吉坪村吃水最困難的村戶集中在二三組,這些組所處地勢較高。兆吉坪村青山環繞,在谷底有限的開闊地帶上,卻沒有河水依傍,也無水源可用,2000多人吃水要看老天眼色。

              兆吉坪村吳安華村委會計李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天不下水,這個地方的飲水根本沒有保障。她說,兆吉坪村歷來比較缺水,往年5月都會下幾場雨,但今年情況反常。

              多位村民證實說,2010年當地鎮政府投入三四十萬元,在兆吉坪村打了眼井,“但就是出不來水,錢打了水漂。”

              距離不遠就是三峽水庫。村民說,這個水庫重在防洪、發電、航運之用,不指望它能紓解吃水困難。

          農作物大幅減產

              太陽炙烤,兆吉坪村的玉米卷了葉。村里約有2000多畝地,主要作物是油菜、玉米和紅薯。村委會書記吳安華告訴記者,今年作物肯定大幅減產,保守估計減產30%。

              油菜早該收割完畢,卻仍有油菜“長”在地里。李瑤說,由于欠缺雨水,油菜長勢很差。李大勝比劃著,說往年的玉米稈子長得很高了,今年才剛到膝蓋。

              重旱對中稻的種植也產生了影響。直到降雨之前,宜昌還有20多萬畝中稻沒有種植。

              公開數據是,截至5月26日,重旱已致宜昌10個縣、市、區57個鄉鎮144個村90萬畝農作物受災,22.49萬人和5.05萬頭牲畜出現飲水困難。

              同時,兆吉坪村的養殖規模也大大縮小。村民們說,大旱之年,養牲畜無異于養累贅。

          捉襟見肘的資金

              宜昌樂天溪鎮政府辦公室陶主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對兆吉坪這樣的村子,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抗旱。他說,向天要水“蒼天不開眼”,向地要水“全是石灰巖”,遠距離調水沒有資金,村民只有“個人想辦法”。

              無計可施的時候,村民可以給鎮政府打電話,政府組織人員用消防車送水,前提是村子大面積缺水。

              現實情況是,像兆吉坪這樣的村子,農戶分散,按“面積決定送水與否”的規定,這些地方是否“大面積缺水”,無法確認。

              劉萬蘭說,4月19日鎮政府拉來一車水,讓附近五戶村民抽水,每戶僅抽了10分鐘,就沒水了。

              據宜昌當地媒體報道,宜昌已投入抗旱資金8000多萬元,投入送水車15000輛次,開啟機電井7000眼,泵站570處。

              記者發現,2006年宜昌市水利基礎設施投入8.3億元,2008年降至5.4億元,2010年該市水利設施再度降為3.2億元。

              宜昌市防辦新聞發言人劉主任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目前抗旱資金缺口非常大,市、縣財政根本沒有辦法支持。

              前述宜昌防辦工作人員說,“我們希望加大水利投資,興建水利工程,但是沒錢。”僅以兆吉坪村為例,據吳安華計算,沒有100萬元的話,很難將水從10多公里外引入村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视频 |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另类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五月天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