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在路上

          每經網首頁 > 記者在路上 > 正文

          斷章取義的可怕

          每經網 2011-10-13 16:37:41

          Default-thumb_head

            最近翻閱以前的《南方人物周刊》,看到里面刊登了一篇有關王勇平的文章,提到有關車頭掩埋的問題,王勇平的原話是:“我今天下飛機的時候,接機的同志說,在網上已經看到有這樣的信息,在此之前,因為我在機上還沒有掌握到,我也問他:怎么會發生這樣愚蠢的問題呢?這樣一個舉世都知道的事故,難道能夠掩埋得了嗎?他告訴我,不是想掩埋,……他們做出了這樣的解釋:因為當時現場搶險的情況環境非常復雜,下面是一個泥潭,施展開來很不方便,還要對其他的車體進行處理,所以他把那個車頭埋在下面,蓋上土,主要是便于搶險。目前,他的解釋理由是這樣,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這段話中,王勇平說:“我也問他:怎么會發生這樣愚蠢的問題呢?這樣一個舉世都知道的事故,難道能夠掩埋得了嗎?”這應該是一個合乎常情、順應當時氣氛的話,但卻被忽略了,而“我反正信了”卻被逮住了,這就是斷章取義的可怕。

            當然,王勇平當時被強烈攻擊,他也只是替罪羊。

            但是,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反思,一個負責任、注重長期公信力的媒體,是不應該一直被民意牽著鼻子走的,報道的平衡也不僅是為了回避風險,而更是為了通過多方采訪來盡力還原事實真相、挖掘背后的深刻動因,總結經驗教訓。斷章取義,體現的不僅是人格的不獨立,最終更可能會助長形成“多數人的暴政”。

            同時,我也在想另一個問題,以前教育部發言人王旭明也是很有自己個性,結果后來被調至其它崗位,繼任的發言人就再沒被媒體抓住過“驚人之語”,看起來是表現得非常“平穩”了。然而,這種“平穩”有利于公眾得到或接近更多事實真相嗎?
           

          責編 劉小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二本道一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 | 午夜三级理论在线观看一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大杳焦在久久综合网 | 色综合久久婷婷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