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2 01:20:2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不斷上漲的通脹,讓眾多市民抱怨手中的錢不斷貶值,理財收益趕不上通脹的速度,香港政府為了緩解這一問題,在去年推出了一項與通脹掛鉤的債券。而在昨日公布的香港政府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則表示將會在今年再推出不超過100億港元的通脹掛鉤債券。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昨日公布《預算案》時表示,會再發行一次不多于100億港元的通脹掛鉤債券,以本地居民為發行對象,年期為三年,每半年派發一次與最近六個月通脹掛鉤的利息。金管局會盡快公布有關細節。
2011年7月,香港政府曾經公開發行首期100億的通脹掛鉤債券,年期為3年,入場費約為1萬元,每半年派息一次,市場反響良好,認購總額超過130億港元。
通脹掛鉤債券(inflationBond,簡稱iBond),顧名思義,即是與通脹掛鉤的債券。具體來說,是將債券的收益與通脹掛鉤。去年香港首期的通脹掛鉤債券,息率分浮息及定息兩種,浮息與通脹掛鉤,而定息則為1%,息率以較高者為準,意味著息率不會低于1%。
曾俊華表示,去年首次推出通脹掛鉤債券,反應良好,提高了零售投資者對債券的認識和興趣,促進香港零售債券市場的發展。債券亦為投資者提供多一個應對通脹的選擇。由于現時市場的息率繼續處于低水平,傳統定息零售債券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有限。為進一步推動零售債券市場的持續發展,短期內較可取的方法是再發行一次通脹掛鉤債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