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4 01:22:11
進入2012年3月以來,險企股權變更余震不斷,國內保險公司小規模股權轉讓也頗為頻繁。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聽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李聽 發自上海
距離2010年紐約人壽撤資后導致的股東更迭僅一年多時間,海爾人壽的股東結構又將迎來新變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獲悉,本次擬入股海爾人壽的是方正集團。目前,方正集團業務涉及多個領域,在金融領域,方正集團已經獲得了證券、基金、銀行、期貨、信托等牌照或者股權,如果再獲得一張保險牌照,方正集團“全金融”方陣就將初現雛形。
3月12日,接近海爾保險董事會的權威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關于海爾人壽股權變更的事宜,尚待保監會批復之后方能透露。”針對本次股權變更所涉及到的股本數量等問題,該權威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由于交易雙方簽署了保密協議,目前上述問題暫時不便答復。”
海爾保險“二婚”前后
2002年11月,海爾集團和紐約人壽合資成立海爾紐約人壽,兩股東各占50%比例。8年之后,于2010年底,紐約人壽退出海爾紐約,海爾紐約人壽更名為海爾人壽。紐約人壽所持股份分別轉讓給青島海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隨后,海爾保險的股份增發,讓日方股東的持股比例上升為29.24%,海爾集團則持股70.76%。2011年,海爾保險實現了首次盈利。盡管如此,中國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末,海爾保險的保費收入僅4.7億元,排在25家合資保險公司的第14位。
如今,作為首例外資股東退出中國市場的主角——海爾人壽在距離上次股權變更一年多后,將再次面臨著新的股權結構調整。
對于目前正在審批的股權轉讓,海爾人壽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本次股權轉讓,目的在于適應監管要求,同時通過股權變更讓公司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前景。”據悉,在上次轉讓后,海爾人壽曾表示在股權轉讓完成后一年內,將青島海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有海爾人壽的股份調整至最高不超過50%。
險企股權變更余震不斷
進入2012年3月以來,險企股權變更余震不斷,國內保險公司小規模股權轉讓也頗為頻繁。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自2006年以來,中國保監會公示的險企股權變更約70次,涉及近40家險企。
行業人士分析認為,保險公司股權變動的原因多種多樣。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系主任王緒瑾認為,保險業的盈利周期有7年之久,股東通過股權轉讓回籠資金可以理解,保險公司的股權變更是正常的。
不過,對于保險企業頻繁的股權轉讓行為,尤其是可能涉及控股股東的股權轉讓行為,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應謹慎進行,并把保護客戶利益放在首位。
一位四川成都的海爾保險客戶就不無擔憂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海爾紐約不斷變換股東,作為‘海紐’的客戶,我感到難過。當初買‘海紐’的保險,就是看中‘海紐’的外資背景——紐約人壽(號稱有10位美國總統投保過紐約人壽的產品),歷史悠久!但這兩年不斷傳出股東變化的消息,試問客戶的后續服務真能像公司當初承諾的那樣始終如一嗎?讓人不得不打問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