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8 01:28:12
中國人壽解釋稱,主要原因是受中國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導致的投資收益下降和資產減值增加的影響。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3月26日晚間,中國人壽(601628,SH)發布公告稱近期計劃發行460億次級債,這是繼2011年10月該公司發行300億次級債后,半年內擬推出的又一次大規模融資。同時在3月26日發布的該公司2011年年報顯示,該公司歸屬股東凈利潤為183.31億,同比下降了45.5%。
時隔半年為何再次大舉融資?業績下滑為哪般?昨日(3月27日),中國人壽以總裁萬峰為代表的管理層在北京和香港兩地召開發布會,對此作出了解釋。
境外發債存不確定性
在2011年10月份完成300億次級債融資之后,3月27日中國人壽再次發布公告表示,擬發債460億元,其中,擬在境內向符合相關監管規定的合格投資者發行不超過380億元次級定期債務,一期或分期發行。同時擬在境外發行不超過8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的次級屬性債務融資工具。
3月27日,中國人壽副總裁劉家德表示,在去年10月份發行300億次級債后,預計提高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50個百分點左右,而近期計劃發行的380億人民幣次級債,預計可以提高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50個百分點左右。另外的80億人民幣或等值外幣的次級融資工具有不確定性。他稱,境外發行融資工具主要是銀行做得比較多,保險公司很少做,所以中國人壽還需要與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和交流,在獲得保監會批準的前提下再來確定發行事宜。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國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70.12%,離150%的償付能力監管線不遠了。劉家德透露,該公司最近一次對償付能力測算顯示,已經達到了180%左右,這主要是由于資本市場回暖,中國人壽在投資方面的浮虧減少,所以償付能力充足率正在回升。他表示,中國人壽管理層期望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水平是200%左右,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國保險市場的發展前景很大,中國人壽希望保持一定的業務發展速度,同時也希望保持一定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水平。另一方面是從2008年金融危機后,資本市場還有存在一些波動,所以,中國人壽期望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在200%左右。
此外,中國人壽的相關負責人還認為,雖然發行次級債的主要目的提高償付能力,但發行次級債不僅僅可以提高償付能力充足率,還可以優化資本結構。
釋疑凈利潤下降的原因
來自中國人壽的年報顯示,該公司2011年的凈利潤為183.31億元,同比下降45.5%。中國人壽解釋稱,主要原因是受中國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導致的投資收益下降和資產減值增加的影響。據了解,2011年中國人壽在考慮折現率、死亡率和發病率、費用假設、退保率、保單紅利假設等精算假設后,增加了2011年12月31日壽險責任準備金人民幣32.39億元,增加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人民幣0.29億元,減少稅前利潤合計人民幣32.68億元。
中國人壽總精算師利明光表示,中國人壽的準備金計提一直是比較謹慎的,就目前來說,分紅業務的投資回報率假設主要是依據對未來中國人壽投資組合的預期和對未來的各種投資工具的預期等因素而計提的。此外,對于傳統業務的準備金計提,目前是根據會計準則的要求,根據國債收益和退保率等因素,公司增提準備金。
中國人壽2011年的總投資收益率3.51%,低于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對此,劉家德表示,總投資收益的下降主要源于國內資本市場的持續震蕩下跌,使得中國人壽的權益類資產(股票、基金)出現了較大的浮虧,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按照謹慎的處理原則,中國人壽大比例計提了減值,去年全年權益類投資計提的減值達130億,這也是導致中國人壽去年凈利潤較大幅度下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此外,劉家德還解釋稱,去年大比例計提減值準備,也意味著中國人壽的股票、基金的持倉成本有一定的下降,有利于中國人壽今年更好地把握投資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