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資金監測

          每經網首頁 > 資金監測 > 正文

          再次缺席環保合格名單 包鋼稀土獲取配額成疑

          2012-04-07 01:36:4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

          “我們打算下周去環保部了解一下情況,看是哪里的問題,需要整改的就整改,爭取第三批一定通過。”昨日(4月6日),包鋼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包鋼稀土”)生產部王部長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是表示。

          環保部日前發布《關于基本符合環保要求的第二批稀土企業名單的公示》,共有41家稀土企業進入第二批名單。這一次,包鋼稀土依然被擋在了名單之外。

          與往年不同,今年環保核查的結果將與出口配額的具體分配緊密掛鉤。記者測算發現,20家已預留配額的稀土企業中,包鋼稀土等7家企業仍不能獲得共計4393噸的預留配額(輕稀土量為3915噸,重稀土量為478噸)。

          56家稀土企業環保達標

          上述公示名單顯示,達標企業涵蓋了內蒙古、江蘇、江西、四川、甘肅等10個省區,共有41家稀土企業已經基本符合環保要求。其中,內蒙古和江西各有11家稀土企業榜上有名,此外,稀土大省江蘇也有6家稀土分離企業過關。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第二批名單若全部通過,加上環保部去年公布的首批15家上榜稀土企業,將有56家稀土企業環保達標。根據環保部環保核查后的統計數據,目前全國稀土行業共有企業300余家,這意味著進入該名單的稀土企業約占全國總數的1/6左右。

          而早在第二批名單公示之前,包鋼新利稀土有限公司行政部門主管張相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預計不會有什么問題,“這個要專家評審的,但環保這一塊我們在行業內部也是名列前茅,我們的環保設施、廢水廢氣排放等都達到標準”。

          名單也恰恰印證這一說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包鋼稀土在江西的三家稀土公司(信豐縣包鋼新利稀土有限公司、贛州晨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全南包鋼晶環稀土有限公司)都在名單之列,而包鋼稀土旗下的包頭華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等數家內蒙古本地企業也如愿上榜。

          環保部在上述公示公告中還稱,下一步,將按照《關于開展稀土企業環保核查工作的通知》(環辦函〔2011〕362號)要求,繼續組織開展稀土企業環保核查工作,督促稀土企業整改環保問題。

          包鋼稀土再次落選

          遺憾的是,在已經公布的第二批長長的名單里,并沒有包鋼稀土的身影。

          對于這個結果,包鋼稀土生產部王部長表示很意外。“第二批名單里沒有,我們也很奇怪,不止你大吃一驚,我們也是。”昨日,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是稱。

          他表示,目前至于為什么沒有上第二批名單并不知情,“本來第一批環保審查沒有通過,想第二批應該能過的,但環保部也沒給我們說是哪方面出了問題。”

          此前包鋼稀土高層曾多次否認企業環保不達標的說法,稱因尚未將相關材料上報環保部所致。同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向包鋼稀土董秘張日輝詢問環保事宜,其表示正在開會,婉拒了記者的采訪。此后,記者試圖再次聯系,但其手機已經處于關機狀態。而截至發稿時,記者發出的求證短信仍未得到回復。

          對此,有不具名行業環保專家向記者反映,包鋼稀土的落選根源也許出在有爭議的尾礦壩身上。該權威專家表示,自己曾參與過尾礦環保監測,測出的數據顯示環保并沒有達標。

          這位專家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針對尾礦壩的改造規劃已經出來了,現在正在改造,“必須環保措施上去以后才能通過,才能有指標。”

          王部長同日則分析稱,環評主要分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硬件是現場,這一塊我們做得挺好的,環保部派的環保監察組來我們現場監察的時候沒什么問題;軟件是企業的自查報告,可能出在這一塊。”

          但不可否認的是,環保工作相對滯后已開始制約這家龍頭企業的發展。包鋼稀土在其最新年報里坦言,隨著公司規模的迅速擴大,公司高端人才缺乏、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環保工作落后等問題逐漸凸顯,可能成為公司進一步發展的制約。

          7家企業尚不能享有配額

          與往年不同,今年環保核查的結果將與出口配額的具體分配緊密掛鉤。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報道,在《2012年稀土、焦炭出口配額申報企業名單》中,32家稀土出口配額申報企業中僅有11家合格企業,包括稀土高科在內的21家企業則處于待審核狀態。對于這些待審企業,商務部通知稱,“企業如在2012年7月底前通過環境保護部的環保核查,我部將即時下達配額;如2012年7月底前仍未通過環境保護部的環保核查,我部將不再對其下達出口配額,所余配額另行分配。”

          記者梳理兩批環保名單發現,商務部已下達及預留配額共計總量24904噸,但20家已預留配額稀土企業中,包鋼稀土、內蒙古包鋼和發稀土有限公司、江西稀有稀土金屬鎢業集團有限公司、呼和浩特融信新金屬冶煉有限公司、平遠三協稀土冶煉有限公司、淄博加華新材料資源有限公司、廣東珠江稀土有限公司仍不能獲得共計4393噸的預留配額(輕稀土量為3915噸,重稀土量為478噸)。

          對于市場影響,上海有色網則分析稱,名單公布后,國內稀土上游生產企業分布格局初步形成,后續將在此基礎上繼續推進行業整合、稀土專用發票等事宜,“在此預期推動下,市場將再次推高稀土價格”。

          (實習生付品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張國棟發自北京 “我們打算下周去環保部了解一下情況,看是哪里的問題,需要整改的就整改,爭取第三批一定通過。”昨日(4月6日),包鋼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包鋼稀土”)生產部王部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是表示。 環保部日前發布《關于基本符合環保要求的第二批稀土企業名單的公示》,共有41家稀土企業進入第二批名單。這一次,包鋼稀土依然被擋在了名單之外。 與往年不同,今年環保核查的結果將與出口配額的具體分配緊密掛鉤。記者測算發現,20家已預留配額的稀土企業中,包鋼稀土等7家企業仍不能獲得共計4393噸的預留配額(輕稀土量為3915噸,重稀土量為478噸)。 56家稀土企業環保達標 上述公示名單顯示,達標企業涵蓋了內蒙古、江蘇、江西、四川、甘肅等10個省區,共有41家稀土企業已經基本符合環保要求。其中,內蒙古和江西各有11家稀土企業榜上有名,此外,稀土大省江蘇也有6家稀土分離企業過關。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第二批名單若全部通過,加上環保部去年公布的首批15家上榜稀土企業,將有56家稀土企業環保達標。根據環保部環保核查后的統計數據,目前全國稀土行業共有企業300余家,這意味著進入該名單的稀土企業約占全國總數的1/6左右。 而早在第二批名單公示之前,包鋼新利稀土有限公司行政部門主管張相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預計不會有什么問題,“這個要專家評審的,但環保這一塊我們在行業內部也是名列前茅,我們的環保設施、廢水廢氣排放等都達到標準”。 名單也恰恰印證這一說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包鋼稀土在江西的三家稀土公司(信豐縣包鋼新利稀土有限公司、贛州晨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全南包鋼晶環稀土有限公司)都在名單之列,而包鋼稀土旗下的包頭華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等數家內蒙古本地企業也如愿上榜。 環保部在上述公示公告中還稱,下一步,將按照《關于開展稀土企業環保核查工作的通知》(環辦函〔2011〕362號)要求,繼續組織開展稀土企業環保核查工作,督促稀土企業整改環保問題。 包鋼稀土再次落選 遺憾的是,在已經公布的第二批長長的名單里,并沒有包鋼稀土的身影。 對于這個結果,包鋼稀土生產部王部長表示很意外。“第二批名單里沒有,我們也很奇怪,不止你大吃一驚,我們也是。”昨日,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是稱。 他表示,目前至于為什么沒有上第二批名單并不知情,“本來第一批環保審查沒有通過,想第二批應該能過的,但環保部也沒給我們說是哪方面出了問題。” 此前包鋼稀土高層曾多次否認企業環保不達標的說法,稱因尚未將相關材料上報環保部所致。同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向包鋼稀土董秘張日輝詢問環保事宜,其表示正在開會,婉拒了記者的采訪。此后,記者試圖再次聯系,但其手機已經處于關機狀態。而截至發稿時,記者發出的求證短信仍未得到回復。 對此,有不具名行業環保專家向記者反映,包鋼稀土的落選根源也許出在有爭議的尾礦壩身上。該權威專家表示,自己曾參與過尾礦環保監測,測出的數據顯示環保并沒有達標。 這位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針對尾礦壩的改造規劃已經出來了,現在正在改造,“必須環保措施上去以后才能通過,才能有指標。” 王部長同日則分析稱,環評主要分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硬件是現場,這一塊我們做得挺好的,環保部派的環保監察組來我們現場監察的時候沒什么問題;軟件是企業的自查報告,可能出在這一塊。” 但不可否認的是,環保工作相對滯后已開始制約這家龍頭企業的發展。包鋼稀土在其最新年報里坦言,隨著公司規模的迅速擴大,公司高端人才缺乏、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環保工作落后等問題逐漸凸顯,可能成為公司進一步發展的制約。 7家企業尚不能享有配額 與往年不同,今年環保核查的結果將與出口配額的具體分配緊密掛鉤。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報道,在《2012年稀土、焦炭出口配額申報企業名單》中,32家稀土出口配額申報企業中僅有11家合格企業,包括稀土高科在內的21家企業則處于待審核狀態。對于這些待審企業,商務部通知稱,“企業如在2012年7月底前通過環境保護部的環保核查,我部將即時下達配額;如2012年7月底前仍未通過環境保護部的環保核查,我部將不再對其下達出口配額,所余配額另行分配。” 記者梳理兩批環保名單發現,商務部已下達及預留配額共計總量24904噸,但20家已預留配額稀土企業中,包鋼稀土、內蒙古包鋼和發稀土有限公司、江西稀有稀土金屬鎢業集團有限公司、呼和浩特融信新金屬冶煉有限公司、平遠三協稀土冶煉有限公司、淄博加華新材料資源有限公司、廣東珠江稀土有限公司仍不能獲得共計4393噸的預留配額(輕稀土量為3915噸,重稀土量為478噸)。 對于市場影響,上海有色網則分析稱,名單公布后,國內稀土上游生產企業分布格局初步形成,后續將在此基礎上繼續推進行業整合、稀土專用發票等事宜,“在此預期推動下,市場將再次推高稀土價格”。 (實習生付品對本文亦有貢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色资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 在线看的免费三级网站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制服二区 | 午夜国产精品500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免费不卡 | 日本一二三区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