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一季度順差繼續收窄 專家稱利于人民幣匯率維穩

          2012-04-11 01:53:2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出爐,最終答卷仍是貿易順差。

          海關總署昨天(4月10日)公布2012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1至3月,我國進出口總值8593.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3%。其中,出口增長7.6%,進口增長6.9%;累計貿易順差為6.7億美元,順差規模繼續延續前期收窄態勢。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出口仍然處在低迷區間,并沒有發生實際好轉,估計下半年可能會有所改觀。3月貿易順差非常少,這也有利于我國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一季度未現貿易逆差

          海關統計顯示,3月份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增長7.1%。其中出口增長8.9%,進口增長5.3%;當月貿易順差53.5億美元。經過季節調整法調整后,3月份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同比增速分別為7.2%、9.8%和4.6%。

          無論是季度出口增速還是3月當月數據,都沒有突破10%,而在2月時,我國出口增速曾一度飆升至18.4%。

          發達國家經濟復蘇放緩降低了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從數據看,一季度我國與三大傳統貿易伙伴的增速均未超過兩位數,其中中歐雙邊貿易總值1268.7億美元,增長2.6%;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1067.7億美元,增長9.3%;而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794.4億美元,同比下降1.6%。

          “國內沿海城市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幅度較大等因素導致出口行業產能提升受限,2月份以來出口行業的產能恢復狀況不及正常年份。”交通銀行分析師陸志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外需疲軟的背景下,中國內需也受到影響。2月我國進口增速曾逼近30%,但3月便迅速回落至個位數,且增速弱于出口。

          對于進口增速較低的情況,交行報告認為,這是因為國內經濟增速回落,國內需求沒有很好地回升。此外,國家大宗商品價格趨穩略降,沒有延續之前大幅上升的趨勢,所以進口價值隨之下降。

          受此影響,3月我國意外錄得53.5億美元的貿易順差,致使今年一季度最終錄得貿易順差6.7億美元,并沒有像去年一季度一樣出現貿易逆差。

          對此,霍建國認為,這與我國目前的外貿結構有關,但是會比去年繼續縮減,3月貿易順差非常少,這也有利于我國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外貿企業資金問題待解

          在經歷1月進出口下滑和2月逆勢上揚后,3月進出口“倒春寒”依然在繼續。“本來以為3月出口能有10%以上的增長,現在看來出口企業還比較困難。”霍建國評論說。

          陸志明認為,4月份進出口數據還會在低位徘徊,原因是美國GDP還會回落,歐元區的復蘇也不樂觀。反映進出口情況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目前已跌到928點左右,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低點。

          “目前出口壓力主要集中在國內,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加大了企業負擔,再加上人民幣升值以及信貸緊張、通貨膨脹等因素都對企業產生了不利影響。”霍建國表示。

          據廣東東莞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受歐美市場低迷影響,企業訂單平均下降15%~20%。根據對300家企業的跟蹤問卷調查,預計2012年出口訂單持平和下降的企業超過七成。

          李光時是浙江嘉興一家外貿公司的財務主管,他感慨道,現在當“賬房先生”的壓力越來越大,企業人工成本比去年同期要多支出5%,融資成本從去年的4.1%升到6.4%,原材料價格也比去年有10%左右的浮動,出賬總是比進賬來得快。

          面對危機,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月初在浙江調研時就表露出穩出口的決心。他指出,要保持出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落實好出口退稅、貿易融資等各項政策,加大對大型成套設備出口的信用保險支持力度,有針對性地解決重點行業和中小企業的實際困難。“要著力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為外貿發展創造良好的軟硬環境。”王岐山說道。

          作為“老外貿”,李光時認為“中國制造”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在價格上雖然有所減退,但地位仍然牢固,主要是要解決資金問題。“我們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往往夾在小微企業和高科技企業之間,得不到稅收優惠政策。”李光時表示,出口退稅是外貿企業充裕資金鏈的重要杠桿,但是退稅周期過長會使企業資金鏈繃緊,進而推高融資成本。“如果能夠實現即出即退,就能使我們做業務更加從容些。”

          霍建國認為,隨著扶持政策逐步落地,以及外需轉暖,下半年外貿局面會好于上半年,全年10%的外貿增速應該能夠實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胡健發自北京 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出爐,最終答卷仍是貿易順差。 海關總署昨天(4月10日)公布2012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1至3月,我國進出口總值8593.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3%。其中,出口增長7.6%,進口增長6.9%;累計貿易順差為6.7億美元,順差規模繼續延續前期收窄態勢。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出口仍然處在低迷區間,并沒有發生實際好轉,估計下半年可能會有所改觀。3月貿易順差非常少,這也有利于我國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一季度未現貿易逆差 海關統計顯示,3月份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增長7.1%。其中出口增長8.9%,進口增長5.3%;當月貿易順差53.5億美元。經過季節調整法調整后,3月份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同比增速分別為7.2%、9.8%和4.6%。 無論是季度出口增速還是3月當月數據,都沒有突破10%,而在2月時,我國出口增速曾一度飆升至18.4%。 發達國家經濟復蘇放緩降低了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從數據看,一季度我國與三大傳統貿易伙伴的增速均未超過兩位數,其中中歐雙邊貿易總值1268.7億美元,增長2.6%;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1067.7億美元,增長9.3%;而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794.4億美元,同比下降1.6%。 “國內沿海城市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幅度較大等因素導致出口行業產能提升受限,2月份以來出口行業的產能恢復狀況不及正常年份。”交通銀行分析師陸志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外需疲軟的背景下,中國內需也受到影響。2月我國進口增速曾逼近30%,但3月便迅速回落至個位數,且增速弱于出口。 對于進口增速較低的情況,交行報告認為,這是因為國內經濟增速回落,國內需求沒有很好地回升。此外,國家大宗商品價格趨穩略降,沒有延續之前大幅上升的趨勢,所以進口價值隨之下降。 受此影響,3月我國意外錄得53.5億美元的貿易順差,致使今年一季度最終錄得貿易順差6.7億美元,并沒有像去年一季度一樣出現貿易逆差。 對此,霍建國認為,這與我國目前的外貿結構有關,但是會比去年繼續縮減,3月貿易順差非常少,這也有利于我國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外貿企業資金問題待解 在經歷1月進出口下滑和2月逆勢上揚后,3月進出口“倒春寒”依然在繼續。“本來以為3月出口能有10%以上的增長,現在看來出口企業還比較困難。”霍建國評論說。 陸志明認為,4月份進出口數據還會在低位徘徊,原因是美國GDP還會回落,歐元區的復蘇也不樂觀。反映進出口情況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目前已跌到928點左右,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低點。 “目前出口壓力主要集中在國內,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加大了企業負擔,再加上人民幣升值以及信貸緊張、通貨膨脹等因素都對企業產生了不利影響。”霍建國表示。 據廣東東莞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受歐美市場低迷影響,企業訂單平均下降15%~20%。根據對300家企業的跟蹤問卷調查,預計2012年出口訂單持平和下降的企業超過七成。 李光時是浙江嘉興一家外貿公司的財務主管,他感慨道,現在當“賬房先生”的壓力越來越大,企業人工成本比去年同期要多支出5%,融資成本從去年的4.1%升到6.4%,原材料價格也比去年有10%左右的浮動,出賬總是比進賬來得快。 面對危機,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月初在浙江調研時就表露出穩出口的決心。他指出,要保持出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落實好出口退稅、貿易融資等各項政策,加大對大型成套設備出口的信用保險支持力度,有針對性地解決重點行業和中小企業的實際困難。“要著力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為外貿發展創造良好的軟硬環境。”王岐山說道。 作為“老外貿”,李光時認為“中國制造”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在價格上雖然有所減退,但地位仍然牢固,主要是要解決資金問題。“我們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往往夾在小微企業和高科技企業之間,得不到稅收優惠政策。”李光時表示,出口退稅是外貿企業充裕資金鏈的重要杠桿,但是退稅周期過長會使企業資金鏈繃緊,進而推高融資成本。“如果能夠實現即出即退,就能使我們做業務更加從容些。” 霍建國認為,隨著扶持政策逐步落地,以及外需轉暖,下半年外貿局面會好于上半年,全年10%的外貿增速應該能夠實現。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制服中文在线永久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高清在线电影 | 久久五月丁香激情综合 | 亚洲午夜欧美理论 | 香蕉久久AⅤ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第16页 | 欧美日韩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