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呂明方們,你們知錯了嗎?

          2012-05-26 01:10:47

          西紅杮嫁接到黃瓜上,會有什么結果?上海醫藥讓我們見識了一回。市場派的資本市場人士與國企的嫁接,結出了苦果。

          西紅杮嫁接到黃瓜上,會有什么結果?上海醫藥讓我們見識了一回。市場派的資本市場人士與國企的嫁接,結出了苦果。

          沸沸揚揚的上海醫藥事件,很可能不了了之。上海醫藥并購之后快速做大,卻沒有做強的跡象,一鍋夾生飯被端上了A股的席桌。呂明方、葛劍秋等諸位市場人士,被“逐出”公司,正在付出代價,而公司內部權斗正在借助新的方式向市場展現殘酷的一面,投資者是這場角逐中的炮灰。

          表面上,呂明方們是角斗中的失敗者,這是他們自找的,筆者理解,卻并不同情。

          呂明方、葛劍秋等人,為做大上海醫藥功勛卓著,但他們找錯了平臺,試圖在國企的平臺上借助行政的力量完成市場化的醫藥整合,無論是否播下龍種,注定收獲跳蚤。作為資深投資市場人士,卻在根本的市場邏輯上犯下錯誤,他們或者心存僥幸,或者一度認為市場可以借助行政力量推動形成,背離了市場人士應有的原則。事實上,國企借助股票市場并購重組,進行偽市場化的推進并非沒有前車之鑒。就在上海,友誼股份與百聯股份的重組就激起過強烈的反彈。

          1957年出生的呂明方,曾任上實聯合總經理、上實集團副總裁、上實控股行政總裁,2008年12月,隨著上實集團入主上海醫藥,呂明方空降上藥集團,成為上實集團旗下醫藥資產整合的實際操盤手,計劃任期到2013年3月底,現在半途折戟。今年3月30日,上海醫藥發布公告,公司董事長呂明方“被卸任”。5月25日,在上藥傳出并購財務造假等傳聞、股價連續大幅跳水之后,上藥原副總裁、被一些人認定為爆料者的葛劍秋發表微博稱,“無法保持沉默了,這種爆料不是我的風格。”即便投資者相信爆料者不是葛劍秋,即使葛劍秋在上藥的薪酬遠不如在外資投行的薪酬,在投資者贏回了信譽,對于市場又有什么價值?

          真正的市場化重組是效率高的一方、有實力的一方并購弱勢一方,以提升整體社會效率,上海醫藥的重組做到這一點了嗎?這樣的重組與大學并校,本質上有什么不同?

          呂明方加盟上藥擔任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后,其得力干將葛劍秋,2009年3月離開瑞銀加盟上藥集團,主刀完成了新上藥的“三合一”整體上市及之后的港股再度融資,并為新上藥制定了一系列投資并購方案,將新上藥的商業布局從華東市場擴展至全國。2009年10月,上海醫藥通過吸收合并、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式打造“新上藥”,將原上海醫藥、上實醫藥、中西醫藥三合一;2010年3月,上海醫藥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之后,上海醫藥展開了多次并購,包括收購廣州中山醫藥、福建省醫藥等;2011年1月,上海醫藥以35.7億元并購中信醫藥,以布局北方分銷市場,創造了國內最大規模醫藥商業并購的紀錄。

          目前中國制藥企業正在變革期,從原材料到銷售平臺,均處于垂直整合的過程之中。新亞等抗生素生產基地是否應該被整合進上海醫藥,還是由新亞來整合其他抗生素制藥企業,甚至由更加市場化、更有實力的平臺整合全國的抗生素產能,取決于各家企業的效率與吸引資金的能力,而不是政府的支持。雖然葛劍秋等人功不可沒,但如此大規模的并購重組,沒有政府的有力支持,是難以取得成功的。

          新亞自2011年1月1日至合并日止 (2011年9月)取得的營業收入為9.93億元,公司的凈利潤為5000萬元。而上海醫藥合并新亞后,根據2011年上海醫藥公布的合并報表顯示新亞藥業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346822.30萬元,實現凈利潤12855.11萬元,其中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1億元左右,也就是說新亞藥業在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有大幅度的增長,凈利潤約增長了5000萬,是前三季度的總和。這樣的數據確實遠超同行,讓人懷疑。如果真如媒體報道上海醫藥的市場化步伐停滯,對于新亞等企業是沉重的打擊,這到底是社會效率的提升,還是社會財富的耗散?

          國企內部改革者曾有言,8分錢郵票查半年。也就是說,人事斗爭總是通過舉報等方式上演。2011年5月,葛劍秋遭遇內部職工舉報,稱其在并購中信醫藥期間,收取巨額賄賂。雖然此后審計署、上實集團開展的兩次調查并未查出問題,葛劍秋最后仍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離職。高管任命制,派別激烈內斗,還不能說明該企業的內部機制混亂嗎?

          對于呂明方等人而言,瓜田李下怎么做都是錯。如果沉默不語,則是對市場的背叛;如果成為舉報者,則是為自己以往所從事的改革的否定。葛劍秋在微博中稱,“我要抨擊的是陳腐的國企體制,目的是利用各種力量逼迫上藥走上市場化改革的道路,不要讓沉淪的歷史重演。”事實正相反,非市場化的并購重組,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壯大低效的國企,他們與自己的信念背道而馳,在培育市場的反對力量。

          做空中國概念股者倒是有了廣闊的運作空間,以往是做空造假的中概股公司,接下來,他們可以做空低效的、制度未能改進的虛胖國企公司。

          呂明方、葛劍秋們,你們知錯了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5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久久亚洲视频区 | 午夜亚洲精品专区高潮日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地区 | 天堂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