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銀行人士:理財資金入市具體細節尚不清楚

          2012-09-04 01:01:5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銀行理財產品資金進入股市再次引起市場廣泛關注。日前,媒體引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發言稱,“關于銀行理財產品開立證券賬戶從事股票和債券交易,證監會和銀監會正積極研究,穩步推進。”

          “穩步推進”是一個很模糊的詞。今年三月份,證監會主席助理吳利軍也曾表示要“引導銀行理財計劃”入市。

          “證監會和銀監會一直在溝通,但投資規模、比例限制等具體細節現在還遠遠不知道。”一位大行金融市場部高層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重提入市

          盡管證監會高層已明確了態度,但銀監會顯然還有更多考量,對吳利軍的上述表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則通過媒體回應:“不是所有的理財產品都能進入資本市場,如果要進入,也要有一定的比例和限制制度。”

          2009年7月,銀監會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除了打新股,理財資金不得投資于境內二級市場公開交易的股票或與其相關的證券投資基金。

          這一監管規定的出臺,促使商業銀行需要“繞道”而行,理財資金間接入市。如將理財資金委托給信托公司。

          但是,不少商業銀行人士對這種合作模式也有所抱怨,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接觸過的一位股份制銀行高層就認為,有的理財產品中,尤其在一些為公司客戶定制的融資類理財產品中,產品設計、募集資金、投資管理都是商業銀行自己去做的,僅需要借用信托的一個渠道功能開立證券投資賬戶,銀行就必須支付一筆不小的費用給信托公司,這并不合理。

          銀行很“淡定”

          目前,銀監會對這一動向尚無具體表態,上述大行金融市場部高層人士表示,一旦政策開閘,銀行方面并無技術障礙,“開立證券投資賬戶也沒什么特別需要準備的,和之前通過信托公司開戶在流程上是一樣的,就是名字不一樣,可以以銀行理財產品的名字直接開立賬戶。”

          提及銀行理財產品入市,光大銀行零售業務部總經理張旭陽表現得很淡定,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銀行理財資金投資股市并不新鮮,此前銀行就可以通過信托理財組合產品打新股。

          張旭陽同時認為,不同的機構投資者有自己不同的定位,銀行理財作為一個投資工具,補充了債券、股票等不同投資類型中風險收益的空白點,滿足了部分投資者的需求。銀行理財的特點是收益比較穩定,也正因為如此,目前銀行的 “入市”動機不會太強,最終還是要看市場表現以及入場的時點。

          據普益財富此前發布的2011年度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顯示,2011年銀行全年發行理財產品22441款,較2010年上升100.58%;發行規模為16.99萬億元人民幣,較2010年增長140.99%。無論是產品發行數量還是產品發行規模,同比增速均大幅超過2009年和2010年。

          此外,普益財富還在另外一份報告中指出,從2008年至今,產品中占比持續上升的為債券和貨幣市場類以及組合類產品,2012年1~8月這兩類產品的占比分別為51.85%和46.37%,目前這兩類產品幾乎占據了整個銀行理財市場。

          這種局面的形成,固然有政策規定刻意引導的因素在內,但與銀行追求穩健,維護其公眾信譽的定位密切相關。正因如此,入市之后,對商業銀行投資管理、風險管理的水平將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大量的表外資金表現為理財產品,如果監管層無法精確統計、規范管理,可能會在未來醞釀比較大的風險。”一位外資機構銀行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萬敏發自北京 銀行理財產品資金進入股市再次引起市場廣泛關注。日前,媒體引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發言稱,“關于銀行理財產品開立證券賬戶從事股票和債券交易,證監會和銀監會正積極研究,穩步推進。” “穩步推進”是一個很模糊的詞。今年三月份,證監會主席助理吳利軍也曾表示要“引導銀行理財計劃”入市。 “證監會和銀監會一直在溝通,但投資規模、比例限制等具體細節現在還遠遠不知道。”一位大行金融市場部高層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重提入市 盡管證監會高層已明確了態度,但銀監會顯然還有更多考量,對吳利軍的上述表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則通過媒體回應:“不是所有的理財產品都能進入資本市場,如果要進入,也要有一定的比例和限制制度。” 2009年7月,銀監會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除了打新股,理財資金不得投資于境內二級市場公開交易的股票或與其相關的證券投資基金。 這一監管規定的出臺,促使商業銀行需要“繞道”而行,理財資金間接入市。如將理財資金委托給信托公司。 但是,不少商業銀行人士對這種合作模式也有所抱怨,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接觸過的一位股份制銀行高層就認為,有的理財產品中,尤其在一些為公司客戶定制的融資類理財產品中,產品設計、募集資金、投資管理都是商業銀行自己去做的,僅需要借用信托的一個渠道功能開立證券投資賬戶,銀行就必須支付一筆不小的費用給信托公司,這并不合理。 銀行很“淡定” 目前,銀監會對這一動向尚無具體表態,上述大行金融市場部高層人士表示,一旦政策開閘,銀行方面并無技術障礙,“開立證券投資賬戶也沒什么特別需要準備的,和之前通過信托公司開戶在流程上是一樣的,就是名字不一樣,可以以銀行理財產品的名字直接開立賬戶。” 提及銀行理財產品入市,光大銀行零售業務部總經理張旭陽表現得很淡定,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銀行理財資金投資股市并不新鮮,此前銀行就可以通過信托理財組合產品打新股。 張旭陽同時認為,不同的機構投資者有自己不同的定位,銀行理財作為一個投資工具,補充了債券、股票等不同投資類型中風險收益的空白點,滿足了部分投資者的需求。銀行理財的特點是收益比較穩定,也正因為如此,目前銀行的“入市”動機不會太強,最終還是要看市場表現以及入場的時點。 據普益財富此前發布的2011年度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顯示,2011年銀行全年發行理財產品22441款,較2010年上升100.58%;發行規模為16.99萬億元人民幣,較2010年增長140.99%。無論是產品發行數量還是產品發行規模,同比增速均大幅超過2009年和2010年。 此外,普益財富還在另外一份報告中指出,從2008年至今,產品中占比持續上升的為債券和貨幣市場類以及組合類產品,2012年1~8月這兩類產品的占比分別為51.85%和46.37%,目前這兩類產品幾乎占據了整個銀行理財市場。 這種局面的形成,固然有政策規定刻意引導的因素在內,但與銀行追求穩健,維護其公眾信譽的定位密切相關。正因如此,入市之后,對商業銀行投資管理、風險管理的水平將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大量的表外資金表現為理財產品,如果監管層無法精確統計、規范管理,可能會在未來醞釀比較大的風險。”一位外資機構銀行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少妇按摩久久高潮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 亚洲欧美国产色婷婷 | 日韩新片免费专区在线观看 |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