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1 00:47:3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昨日(10月31日),北京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北京保協)副秘書長王小河、北京保協電銷工作委員會主任王巍和北京保協法律顧問、北京國浩律師事務所吳一丁三人作客新浪網,就北京人身保險電話禁拔平臺(以下簡稱禁拔平臺)運行一個月以來的情況回答了網友提問。
據王小河透露,從今年9月21日禁拔平臺開通以來,截至10月30日,共有4000余人次登錄,3388人次申請了禁撥,加上保險公司上傳的對于電話營銷有過投訴的消費者的禁撥號碼,共計對2.1萬余個電話號碼實施了禁撥。
北京地區2.1萬個電話號碼對保險電銷說“不”,對保險公司業務發展有何影響?北京保協認為禁拔平臺實現了多贏的局面。
2.1萬個電話號碼說“不”
據了解,北京人身保險電話禁拔平臺是北京保險行業協會在北京保監局的指導下建設的一個平臺,主要為了解決保險公司電銷擾民的問題,如果北京地區的消費者不想被北京地區人身保險公司的電話銷售滋擾,就可以通過在這個平臺上登記電話號碼,申請禁止拔打。
王小河介紹說,禁撥平臺是一個禁撥號碼登記和交互系統,號碼的屏蔽和禁止撥打由開展電銷業務的保險公司業務系統來實現。為保證消費者登記禁撥后保險公司不再撥打,北京保協制定了禁撥標準,組織簽署了《北京人身保險電話營銷禁撥自律公約》,對于違反該公約的保險公司,北京保協將給予相應處罰。
有網友提到,該平臺對于個人營銷行為將如何制止其拔打呢?王小河表示,對于保險營銷員個人及其聘用人員隨機撥打電話約訪陌生客戶,保險監管部門有明確的禁止性規定。
信用卡中心電銷保險受關注
目前,北京保協的禁拔平臺只納入了在北京地區開展電銷業務的24家人身保險公司。對此,王小河表示,現在制定和研討將財產險也納入到禁拔方案中來。
但事實上,隨著銀行和保險公司合作的加深,一些銀行信用卡中心也開始了電銷保險,對于保險公司和銀行信用卡中心合作通過電話來銷售保險一事,也成為最受網友關注的問題之一。有網友質疑,在這個平臺上拒絕了保險公司,那么銀行會不會再來推銷保險呢?
王巍表示,目前有部分保險公司與銀行信用卡中心合作開展電話銷售,所以才會接到銀行方面的銷售電話。如果登記了禁撥7個工作日后,合作銀行也不允許撥打禁撥號碼進行保險銷售。
險企看法各異
另一個核心問題是,北京開通禁拔平臺已經一個月了,它對保險公司的業務發展有影響嗎?
某險企的關先生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暫時還沒有發現對所在的人身保險公司電銷業務有影響。他表示,現在北京的人口基數這么大,2.1萬個電話號碼并不多,但如果幾年之后,這個平臺登記禁拔的號碼達到80萬個、100萬個甚至更多的時候,那就可能對保險公司的業務產生影響了,因此,保險公司應該想辦法著手改變其展業方式。
對此,另一險企的郭先生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卻持不同的觀點。他認為,以后可能會有更多人選擇禁撥,保險公司電話營銷的對像就少了,特別是一些消費者選擇全部保險公司禁撥時,意味著保險公司的商機將變少,這對保險公司來說至少不是好事。
在回答網友關于禁拔平臺對保險公司業務的影響時,王巍表示,禁撥平臺的建立是一個多贏的舉措,既尊重了消費者的意愿,也提高了保險營銷的精準度,同時降低了客戶投訴。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m.jxzk19.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