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8 00:58:4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羅慧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羅慧
在經歷了接近20個月的萎靡后,全球棉花價格正面臨一個全新難題:由于中國需求降溫,印度棉花出口將急劇萎縮。另一方面,即將創紀錄的庫存很可能讓棉價長期在低位徘徊。
全球棉花庫存高企
毫無疑問,棉花是今年表現最差的大宗商品之一。據彭博數據統計,截至昨日(11月7日)18時,在洲際交易所(ICE)上市的棉花期貨合約(CT1)年內回報率為-27%,表現僅領先于咖啡(-38%)和聚酯期貨(-40%)。由于農民擴產,該棉花合約自2011年3月見頂后,至今已累計暴跌65%。
據印度棉花協會主席DhirenSheth介紹,自10月1日以來的銷售年度,出口商同意向中國和孟加拉分別出口70萬包,約合170公斤棉花,較1年前大幅下降。此外,因中國需求急劇減少,預計2012年~2013年印度對中國棉花出口將同比下降65%。《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印度去年超過一半棉花都出口至中國。
現在,貿易商從印度方面嗅到了一絲轉機。為了支持棉價,印度政府擬在全國范圍內采購棉花。印度棉花公司(CCI)已從安得拉邦通過20家輔助和支持中心,以最低支持價格3600盧比~3900盧比采購了2萬包棉花。至今,CCI從旁遮普7家棉花采購中心采購了3000包棉花。
但不容樂觀的是,全球棉花庫存依然很高。據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數據,在明年7月底以前,庫存將創下歷史紀錄,達到1640萬噸。
而中國進口動力大幅下滑,很大原因是本身庫存飆升。據全球最大的棉花貿易商AllenbergCotton報告顯示,中國2012年收獲新棉花庫存量將攀升至約900萬噸,該庫存能彌補未來6年的消費缺口。
“中國棉花庫存量很大,農業收成也不錯,對外需求還將持續走低”,孟買貿易商BhaidasCursondas&Co表示,“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對印度棉花的進口將大減。”
棉價或維持低水平
需求的疲弱以及庫存的高企,對棉花價格構成的壓力也日益明顯,政府的調控措施或許只能在短時間內遏制棉花價格的下跌趨勢。
截至昨日18時,美國洲際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棉花期貨合約上漲了0.43%至70.4美分/磅。而中國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主力合約收于19145元/噸,下跌0.03%。另據彭博數據,衡量中國棉花現貨價格之一的328級指數暫報18734,自10月以來僅上漲不到0.4%。
另一方面,印度棉花咨詢委員會估計,棉紗出口將繼續增長,因為中國當前需要減少紡紗來降低勞動力成本,將重點放在附加值產品上。對此,印度紡織業聯合會秘書長Nair稱,“紗線和織物的需求已出現了一些復蘇,隨著節日的到來,工廠的采購量也出現了回升。”
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最新報告稱,棉花價格將因全球過剩而維持低水平。盡管棉價較低可能促使2012年~2013年全球棉紡織廠用量增加3%,但棉花用量正在發生地域變化,從中國轉移到其他亞洲國家。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m.jxzk19.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