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2-11-20 08:52:47
來源: 上海證券報
成交大熱正在催生樓市“暖冬”。
11月前18天,全國54個主要城市新建住宅簽約套數達171735套,超過之前創造近兩年新高的7月同期,比10月同期上漲幅度更是達到45.5%。據中原地產統計,其中,北京簽約9054套,上海簽約10692套,均達到年內新高,比上月同期接近翻倍。
“在上半年采取以價換量策略后,大部分開發商都完成了全年銷售業績,整體資金情況好轉,目前大多調高售價,控制銷售速度。”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說。他告訴記者,按以往經驗來看,量漲是價漲的前提,在成交量上漲的背景下,不得不警惕房價可能出現的再次大幅上漲。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指出,對北京而言,年底保障房項目集中入市,是拉高北京住宅網簽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11月份第三周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量為4473套,環比前一周大漲35.8%,比10月第三周上漲51.7%。但扣除保障房后,成交量僅1898套,環比降11.2%。
“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統計數據來看,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自今年2月份起同比連續9個月下降,表明樓市調控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胡景暉說。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由于今年土地供應量減少、新房新開工數量持續負增長,而需求的集中釋放使得房企資金狀況普遍好轉,這導致未來新房成交量或將有所減少,房價下降的可能性較小。”胡景暉直言,11月份可能是樓市“暖冬”,他預計11月份北京二手住宅成交總量有望突破1.4萬套,超過表現欠佳的“金九銀十”。
在樓市成交回暖的背景下,有關部門近期再次重申房地產調控不會放松。業內人士預計,明年的調控政策仍將延續。同時,住建部還表示,保障房建設將繼續穩步推進,明年保障房計劃開工量不低于500萬套。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保障房大量入市后,也將對穩定房地產市場發揮積極作用。
“雖然從數據上看,全國主要城市住宅銷量同比呈現明顯回暖跡象,但由于存量仍在高位,庫存消化速度有限,房企的拿地規模和開工速度并未出現同比例提升。這反映出開發商在目前的經濟和政策環境下,對未來市場走勢的判斷仍保持相對謹慎的態度。”張大偉說。
他認為,目前各房企在供應、定價方面總體傾向平穩,“由于調控政策的長期存在,需求釋放也將保持穩定,因此中期來看,房地產市場出現大起大落的概率不高。”
張大偉認為,今年年底的信貸額度可能趨緊,信貸政策仍將是影響年末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記者 于祥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