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0 01:00:45
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的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確定。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每經實習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昨日(1月9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會議決定,自2013年1月1日起,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的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確定。
有專家認為,建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已迫在眉睫。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體現出社會基本養老的公平性,但現有的“雙軌制”也亟需破冰。
高工等適當再提高調整水平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對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進行普遍調整的基礎上,將對企業退休高工、高齡人員等群體適當再提高調整水平,對基本養老金偏低的企業退休軍轉干部按有關規定予以傾斜。
為保障企業退休人員生活,2005年至2012年,國家已連續8年較大幅度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2012年調整后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721元,與2005年調整前月人均700元的水平相比,8年累計月人均增加1021元。
首都經貿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教授呂學靜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已是自2005年以來國家第九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了,假如每年都提高10%,這就不再是以前所說的月均增加100元的概念,實際上每年提高的金額可能會越來越高。
據了解,我國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依舊存在著“雙軌制”,即公務員與企業職工在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上有著較大差距。近年來,國家不斷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希望逐漸縮小“雙軌制”帶來的差異。但也有學者認為,如果不從機制上進行統一,依舊是治標難治本。
呂學靜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家公務員、國家機關員工的退休金和企業職工相差2~3倍,不斷提高后者收入可以縮小這一差距,但是治本的辦法是,將來在基本養老金這一塊,所有人都應該統一在一個平臺上。只有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才有利于體現真正的公平。
正常調整機制亟待出臺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出,要進一步研究建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確保企業退休人員生活水平保持穩定并逐步提高。
呂學靜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依靠行政發文來實現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的提高,只是后續的一個彌補辦法,更重要的是應該建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
據了解,關于建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討論已經進行了多年,國家一些相關文件中也多次提到需要建立這一制度,但至今遲遲未能出臺。
按照西方發達國家建立的正常調整機制的要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變動需要參照多個因素,如物價水平、經濟發展水平、在職職工工資水平等,同時還需要制定調整期限或者調整幅度,最后結合當前的政策要求進行自動調整。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涉及到市場中具體的測算數據,也涉及到政府主管部門的政策規范,如何讓二者有效結合仍是一個難題。另外,出臺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也將涉及多個主管部門,如何在各部門之間展開有效協調,也給該機制的出臺增加了難度。
呂學靜認為,出臺正常調整機制要求的內容比較具體,并不好做。如果沒有一個硬性的倒逼時間表,短期內恐將難以出臺。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m.jxzk19.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