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8 01:24:0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謝振宇 賀華玲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謝振宇 賀華玲發自成都
“中國經濟看西部,西部發展看成都。”“西部和東部有差距,但大家不要怕差距,差距就是潛力,有差距才有增長空間。城鎮化是支撐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空間和領域,所以成都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突破。”國務院參事室研究員、中國統計學會副會長、國際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在昨日的主題演講中侃侃而談。
昨日(5月27日),由《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執行,雙流縣政府特別支持的“探索中國新未來——全球財經領袖對話財富成都”第四場活動在成都舉行,姚景源受邀發表主題演講《中國經濟機遇與挑戰》,并與政企學界代表展開對話。
昨日上午,姚景源走進天府新區,感受成都的新活力。在天府軟件園,他感受到了年輕創業者們的青春氣息;在雙流綜保區,他看到了成都發展高端制造業的人才資源優勢;在雙流國際航空樞紐綜合功能區里,成都通達全球的交通網絡,讓他對越來越國際化的成都又有了新的認識。
工業化創造供給,城市化創造需求,市場化充滿活力,國際化使經濟有不斷拓展的新空間,還有國家區域發展轉型和西部大開發,這些都是成都面臨的重大機遇。而姚景源演講的核心觀點為:認真分析把握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就能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然后可以抓住這個機遇獲取自身發展。
他還特別提到了即將召開的2013成都財富全球論壇。屆時,全球各界精英都到成都分享“財智”,必將提升成都、四川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蓉歐快鐵將加速成都國際化/
上午10點半,成都高新區天府軟件園C區創業工場里已是一派忙碌。“我看到年輕人在這里一起工作交流,充滿了青春的氣息。喬布斯在車庫里搞出個公司。我們為啥不行呢?這是最有前景的事。”昨日,姚景源看到天府軟件園里的創業圖景,不無感慨。
在詳細了解了天府軟件園的創業孵化體系后,姚景源說:“我們要鼓勵大學生創業,要注意到他們有什么,沒什么;他們有熱情、有知識、有工作激情,但是缺少創業資本、創業平臺,所以政府要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對于成都對創業者的孵化舉措,姚景源十分贊同,“這是大事,成都做得好。”
創業工場里各式各樣的創新亮點引起了姚景源的關注。當他看到園區里的電子商務企業時,他點評道:“馬云和王健林打賭說電子商務十年后可以占據半壁江山。我看非常有可能。電子商務對商品營銷模式、消費文化帶來巨大創新,創新就帶有顛覆性。這一點很重要。”
姚景源一行隨后來到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雙流園區,寬敞筆直的配套道路,整齊的廠房,給姚景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背靠成都豐富的人才資源,是雙流發展高端制造業的優勢。
雖然是第一次到雙流,但姚景源對雙流并不陌生。2012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評選中,成都獲得中國最美幸福城市最高榮譽大獎,雙流也入選最具幸福感城市,姚景源曾參與這項活動。一路考察,姚景源對雙流的未來又有新的了解。雙流絕大部分面積已經納入天府新區總體規劃,未來將主要發展新能源產業、電子信息、物流、生物醫藥和高端制造業。
航空、鐵路、公路立體物流網絡,為雙流發展高端制造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當聽說園區的商品通過“蓉歐快鐵”可以在短短12天到達歐洲時,姚景源很興奮,他提出,不僅成都的商品要快速地到達歐洲,歐洲的商品也將快速地到達成都,這將加速成都的國際化。他說,雙流區位優勢明顯,有率先發展的基礎。
工業化能為成都提供有力支撐/
昨日下午,在1個多小時的演講過程中,姚景源把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同經濟發展的深刻道理相結合,用淺顯易懂的話語剖析了當下熱點經濟問題,顯得妙趣橫生。
談及工業化對地區的支撐作用,姚景源舉了1949年和當下中國鋼產量的數據對比:1949年中國鋼產量一年15萬噸,現在一天是220萬噸,中國鋼產量已經占整個世界鋼產量的40%。他說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工業神話般的發展改變了經濟的面貌。 “十二五”規劃對中國工業化的部署一是改造和提升現有制造業,二是扶持新興產業。姚景源結合考察結果表示,他十分贊同雙流著力發展新能源、生物科學、生物醫藥、高端制造業、電子信息業的取向。他指出,改造和提升現有制造業,意味著把制造業從低端提到高端,而且把工業化和信息化緊密融合。同時還要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是工業化非常重要的任務。將來的政策和工作力度就是要放在這兩個方面。“只要把工作重點放在改造和提升現有制造業,工業化就會有了不得的空間,就能為一個地區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力量。”
工業化創造供給,城鎮化則創造需求。姚景源指出,30多年發展的經驗證明,城鎮化能夠提供巨大的內需,是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
從全國范圍看,西部的城鎮化率差距比東部大。但姚景源給成都及四川以信心:“大家不要怕差距,有差距才有潛力,才有增長空間。這是經濟學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他說,之所以說中國經濟看西部,西部發展看成都,就是因為西部存在增長空間。
依靠實體經濟作為增長的奠基石/
市場化對地區經濟發展及個人致富的推動作用毋庸置疑,姚景源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了大量佐證。他說,浙江義烏有68萬人口,卻是全中國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市場,有6.2萬個攤位。“現在有十多萬的外國人常住義烏。義烏變成什么?買全國賣世界。他們從全國采購小商品,然后向全世界賣。現在歐美每年到圣誕節的時候,60%的圣誕禮品從義烏出去。”
中國的資源主要還是在中西部,但是為什么東部發展那么快?姚景源提出,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差距就是市場觀念。“西部大開發的基礎應當是思想大解放,觀念大轉變。”他建議,西部地區應當在市場經濟、轉變觀念方面花更大的力氣,“堅持市場取向,不斷完善市場經濟,這方面我們能做很多。”
“中國制造”覆蓋全球已經驗證了國際化的“威力”。姚景源說,對外開放給中國帶來太多的好處,因此必須堅持走改革開放這條路,融入國際大市場。
除了機遇,也應看到挑戰。姚景源提出,中國經濟現在最大的深層次問題就是增長方式和結構問題,這一問題包括生產和需求層面。其中生產方面涉及農業、工業和服務業,需求涉及投資、消費、出口。
天府新區應成產業梯度發展的投資洼地/
昨日下午,姚景源在與嘉賓對話時,雙方都將關注點放在了成都的機遇上,特別是當前正在推進的天府新區建設。他們認為,成都的天府新區是發展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具體體現,同時也是成都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提升在成渝經濟區當中的經濟能級的重要舉措。姚景源還建議成都建設天府新區,應當努力打造投資利潤最高的價值洼地。
“機遇擺在我們面前,關鍵是能不能抓住。”他主張四川、成都應當積極搶抓當前的發展機遇,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中真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極核。在他看來,重大機遇之一就是產業梯度轉移。“我曾經參與成都經濟生活大調查,以及幸福城市的評選。作為西部的中心城市,成都在區域內的經濟地位非常突出。”面對東部產業轉移,成都要思考的就是怎樣才能讓更多的投資轉移到這里?
“大家應該聽說過洼地效應吧?”姚景源風趣地說,投資者追求的是什么?就是利潤。只要給投資者提供各種條件,讓他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潤,資本自然就進來了。“比如,雙流作為天府新區的主要承載地,就應該思考怎么樣創造‘無人可比’條件,讓所有的投資者都能獲得更高利潤,把天府新區真正建成投資洼地。這樣以來,在產業梯度轉移的大背景下,就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按照目前的規劃,未來的天府新區將與成都主城區形成 “雙核共興”的產業格局,共同發揮支撐成都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