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大跌中基金經理從容以對 加強調研押注新興產業

          2013-07-01 00:07:3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董華 王瑞 發自 深圳、北京    

          每經記者 董華 王瑞 發自 深圳、北京

          6月24日,股市迎來又一個“黑色星期一”,上證指數意外下探至1849.65點,僅次于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1664.93點。

          市場被一片恐慌情緒籠罩,而基金經理亦不能幸免于難,不少基金損失慘重,消耗了前幾個月累積的戰果。

          局勢越艱難,越能考驗基金經理的實力,盡管有人在恐慌中迷失,但是有人依舊在尋找著新的出路。

          態度:淡定看待大跌

          上周股市的暴跌,一度讓某基金經理大驚失色,回憶起當天的情景,他百感交集。

          “凈值一天下降好幾個點,連續幾天,真夠難受的。”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但短期內還是不能做太多調整,市場非理性因素太多,只能繼續自下而上去淘個股。”

          不過,也有基金經理在暴跌中表現淡定,“2007年、2008年的暴跌都經歷過,這其實不算什么,現在已經是一千多點了,再跌能跌到哪兒去?”該基金經理表示,即使今年股市表現很差,股票型基金還是盈利的,下半年要看對結構性機會的把握。

          談及此次大跌,有基金經理表示幸運,“之前一直重倉創業板股,后來覺得很多已經漲到頂了,不敢再大幅持有,便賣掉了一大部分,現在想想真是慶幸,躲過了創業板的大跌。”

          投資動作趨謹慎/

          面對市場的暴跌,基金經理在股票的調整策略上,態度變得謹慎。

          “這一輪下跌,確實損失慘重,我持有的股票偏價值,加之自身對市場的反應有點慢,幾乎沒怎么調倉。現在雖是下跌,但不會持續很長時間,相信很快會恢復。”北京某基金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對于當前的大跌,某基金經理認為,不能隨意根據市場情緒的波動進行調整,這是非理性的動作,要依據對行業和個股的判斷做投資,“還需要繼續觀察。”他稱。

          “看著凈值每天縮水,對我沖擊還是挺大的,但這是系統性的風險,沒辦法完全規避,只能通過調結構,分散投資組合,使得基金在面對整個系統風險沖擊的時候,稍微抗跌一些。”上海某基金經理表示。

          后市看法現分歧/

          就整個大市的后續發展,有悲觀者,也有樂觀者。

          悲觀者表示,“上證指數一個月下跌超過10%,沒外力影響的情況下,整個經濟數據是逐月逐期的差,本來大家也沒抱很大希望,所以指數也不會有多大上漲。從中長期看,市場對于經濟去杠桿化以及影子銀行清理過程中可能引發的風險仍然抱有一定的擔憂,這一點需要時間來化解。”

          目前,貨幣的流動性是影響股市暴跌的關鍵因素,央行意在改革金融系統,但是態度堅決與否,也是業內不少基金經理擔憂的。

          樂觀者則認為,下半年股市應該不錯,市場不存在單邊下跌的大形勢,另一個支撐則是估值已經很低,而實體經濟只是增速的下滑。

          有基金經理表示,市場大致的方向是清晰的,比如銀行去杠桿、貨幣的流動性等等,關鍵是力度和節奏不好猜測,尤其對于股票投資而言,不能過分關注短期事件,在做決策時,寧可等到事件更加清晰時再做決定,否則在當前的市場中,追買追賣都可能吃虧。

          動向:積極調研選股

          經歷了前期股市的暴跌,不少股票價格已經到了歷史低位,很多投資者表現出了疑惑:A股是否已經到底了,是否已經可以入場了?事實上,在股市一邊倒的同時,基金經理也在忙著四處調研。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若干基金經理,他們的看法或許能提供一些參考。

          調研成為近期主基調/

          近期,不少基金經理不是在調研,就是在去調研的路上。

          經歷了上周的暴跌,一些基金經理認為,買股票的機會來了,但是,也不能僅憑股價低就確定是否買入。北京一位基金經理表示,“創業板因今年的漲幅巨大,當前已經承壓,未來的成長性還是得看個股。我們現在非常謹慎,得多出去調研考證才行,調研的頻率較以前有增多”。

          上周五,北京一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剛剛調研了一家上市公司,談及最近調研的強度,他表示,“這陣子非常忙,老在外面跑,周末回去還要繼續看剛剛調研的資料。”

          “傳統行業不能輕易丟掉,前期低估值的大盤股,跌到這個份上,要開始甄選了,很多東西已經體現在價格里,尤其是大型股票的市盈率和市凈率,從歷史上看都已經很低了,不能輕易放棄。”

          對于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張某來說,僅上周一周,他就出差去某地密集調研了幾家上市公司。

          “基于對下半年行情的判斷,(我)覺得小盤股會持續走好,尤其是一些受經濟影響小的小盤股,這類股票現在雖然很貴,但是跌下去之后,便是機會,因為大盤股漲不動,這類股票未來還會大漲,但是要找出業績好的。”該基金經理表示。

          “最近得多調研才行,研究員通常選出幾個他認為合適的公司,基金經理再進行篩選,如果覺得不錯,才去調研,基本上,每個月都會出差去調研上市公司,有時一兩次、多的時候是兩三次。”該基金經理稱,近期壓力挺大的。

          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的投研副總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周跌了那么多,無論對公司還是個人,影響都很大,但是現在情緒已經基本釋放,接下來也要繼續跑調研。

          “近期調研的公司多是新興產業,它們代表的是經濟轉型的方向,其中要選的是收益和估值匹配的公司,因為這類公司所在板塊前期上漲幅度已經很大,因此要挑選績優股,來匹配未來更高的股價。”前述副總表示。

          新興行業仍是大方向/

          在對后市的判斷上,處于兩端的股票受基金經理關注較多,一類是被忽視的傳統成長股,一類是業績很好的新興行業,對創業板的看法則分歧很大。

          “未來繼續關注結構性機會。下半年方向是在成長股里找一些相對性價比更高的,比如十幾倍的估值,20%~30%的增長。”上海某基金經理稱,在“三高”(高景氣度、高估值,高增長)股票很熱的時候,大家會忽略這樣一些成長股,其增長率不吸引人,公司也處在傳統行業,但在高估值的股票存在回調壓力的情況下,資金可能會去追逐這樣一些估值相對便宜、增長也相對穩定的股票。

          目前對創業板的分歧較大,創業板當前估值很高,再加上大小非的減持,已有一定的壓力。

          不過,也有基金經理表示,會持續看好創業板的績優股,長期來講,符合轉型方向、成長能力好的股票將會是其首選,不少新興產業的個股在創業板里,很多個股業績增長快,也代表著經濟轉型的方向。

          “這些小股票的持續上漲,可能也是看到了改革的可能性和轉型的機會”,對改革紅利釋放的預期,是支撐今年結構性行情的關鍵因素。

          “如果中報證明公司業績很好,那么未來還會有更多上漲的空間,比如有個百分之五六十的增長,那么當前三四十倍的P/E就不算貴,其中,傳媒、科技在現在的經濟環境里成長性很好,前景不錯。”上述基金經理表示。

          小股票的估值已經很貴,風險在加劇,若中報業績沒達到預期,未來則是股價回歸的過程,“我現在基金持倉創業板股七八個點,不敢去追,但是公司也有持倉20多個點的,公告出來不達預期壓力將會很大。”前述上海基金經理表示。

          操作:抄底加倉優質股 賣出高估值個股

          上周一(6月24日),A股遭遇了罕見暴跌,一瀉千里。“總以為端午節之后跌得差不多了,結果沒有想到直接破了2000點,的確有些不堪。”某基金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事實上,6月份以來,截至6月28日,上證指數在這近一個月的時間里跌了14.61%,深成指則跌了17.96%。

          對于此次暴跌,多位基金經理向記者坦言,盡管來勢洶洶,但市場并非毫無征兆,多種利空因素導致了市場情緒難以抑制的悲觀。

          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統計龍虎榜數據后也發現,在6月24日當天,機構的表現還算比較淡定,且在之后的幾日里,機構的買進賣出行為也沒有特別激烈。那么,暴跌前后,基金經理的操作軌跡究竟是怎樣的?是在加緊撤離,還是逢低加倉,抑或是調倉換股?

          暴跌當日機構淡定/

          6月24日,A股迎來了 “黑色星期一”,當日,外盤表現均較穩健,而A股的超級權重股集體大跌,民生銀行、萬科A、中國石油、中國平安和中信證券等引領的一輪暴跌,使得市場總市值一天之內蒸發了1.3萬億元。

          然而,市場暴跌之時,基金卻沒有太多的操作痕跡,表現出了少有的淡定。

          記者整理了6月24日當天的龍虎榜數據,從中可以看到,當天有三家化工行業的公司上榜,分別是恒逸石化、衛星石化和內蒙君正,其中,恒逸石化和衛星石化分別被機構買入114萬元和2469萬元,內蒙君正則被兩家機構席位合計拋售3565萬元。

          事實上,被機構買入和賣出的公司并不多,純買入的只有拓維信息和聚龍股份,分別被買入2016萬元和329萬元,而賣出的有天興儀表、華鵬飛和樂普醫療,分別被賣出189萬元、390萬元和2702萬元。

          隸屬房地產業的中國武夷,被一家機構席位買入959萬元,被另一家機構席位賣出216萬元。新研股份被四家機構席位買入1458萬元,被兩家機構席位合計賣出665萬元。美亞柏科則被一家機構席位買入5250萬元,同時被另一家機構席位賣出4445萬元。

          機構的淡定不禁令市場詫異,難道此前他們已經暗中進行了布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數據中發現,近期基金產品大多跑贏了市場。同花順數據顯示,6月份以來,截至6月28日,在開放式基金(非貨幣和QDII)中,80多只產品取得了正收益,600多只股票型開放式基金中,超過80%的產品跑贏了上證指數,而匯添富消費行業股票則以2.008%的正收益率成為逆市增長的冠軍。

          記者同時發現,今年以來,截至6月28日,在開放式基金(非貨幣和QDII)中,超過40只基金產品取得了20%以上的收益率,而收益率超過30%的有10只產品。其中上投摩根新興動力股票再次以41.55%成為上半年的收益冠軍。

          熊市中見好就收/

          暴跌之后,機構的態度發生了些許變化,一方面是在急跌中抄底加倉優質股,另一方面見好就收,賣出估值過高股票,保證既得收益。

          6月25日的龍虎榜數據顯示,渤海租賃、凱美特氣、中利科技、奧飛動漫、航天科技等個股被機構抄底。渤海租賃被一家機構席位合計買入962萬元,凱美特氣被四家機構席位買入1165萬元,中利科技被三家機構席位合計買入2869萬元,被一家機構席位賣出764萬元,奧飛動漫被三家機構席位合計買入3612萬元,航天科技被一家機構席位買入378萬元。

          這些公司身上有一處共性,即多為符合經濟轉型方向的優質標的。比如渤海租賃,受益于金融改革利率市場化,6月25日其股價漲停。

          另一些股票則遭到了基金的摒棄。比如中國衛星,被一家機構席位賣出742萬元,而中青寶被一家機構席位賣出1283萬元,恒逸石化則被兩家機構席位合計賣出489萬元。另外,三鋼閩光被一家機構席位賣出412萬元。

          分析龍虎榜數據不難發現,機構見好就收、回避估值較高板塊并加倉權重股的態度十分明晰。

          不過,最近機構有了新的動向,機構資金凈流入房地產、券商和醫藥等行業。

          機構對房地產的介入較為明顯,6月28日,就有五家機構席位合計買入5.88億元萬科A股份,另有兩家機構合計賣出1.16億元。福星股份被四家機構席位合計買入1.27億元,被三家機構席位合計賣出8179萬元。陽光城也被四家機構席位合計買入5389萬元,被兩家機構席位合計賣出3017萬元。

          6月27日,陜國投A被一家機構席位買入431萬元;而宏源證券28日被兩家機構席位合計買入5254萬元,被兩家機構席位合計賣出2343萬元。

          同樣在27日,醫藥行業的長春高新被兩家機構席位買入6185萬元,兩家機構席位合計賣出5813萬元。28日,英特集團被一家機構席位買入341萬元。

          倉位:調倉節奏放緩 ETF獲逆市申購

          截至6月28日,上證指數收于1979點,周跌幅高達4.53%,但相比24日收盤,絕對點位有明顯回升。

          在此背景下,基金的倉位也在慢慢上升,雖然也有一些ETF申購的舉動,但是基金對于短期后市的態度仍然難言樂觀。

          倉位較前周有所上升/

          眾祿基金研究中心倉位測算的結果顯示,本期 (2013-6-24~2013-6-28)樣本內開放式偏股型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剔除QDII和指數型基金)平均倉位自上一期前的81.30%下降0.03個百分點至81.27%。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5.69%,較前期上漲0.23個百分點;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73.45%,較前期下降0.48個百分點。

          根據眾祿基金研究中心動態倉位的監測結果,518只偏股型基金中,有61只倉位保持不變,有228只選擇加倉,有229只選擇減倉,選擇加倉的基金數量與減倉的基金相當。

          從具體基金產品來看,加倉幅度居前的是:申萬菱信盛利配置、國金通用國鑫靈活配置、國投瑞銀穩健增長、匯豐晉信龍騰、泰達宏利穩定、泰達宏利品質生活、泰達宏利逆向策略、泰達宏利紅利先鋒、景順長城動力平衡、中郵核心主題。

          減倉幅度居前的是:泰達宏利風險預算、招商優勢企業、嘉實主題精選、中歐盛世成長分級、東方增長中小盤、華商動態阿爾法、諾安成長、平安大華策略先鋒、銀河藍籌精選、華泰柏瑞積極成長。

          從具體基金公司看,本期加倉幅度居前的是:國金通用、國投瑞銀、泰達宏利、匯豐晉信、富安達。本期減倉幅度居前的是:德邦、嘉實、平安大華、工銀瑞信、國海富蘭克林。

          短期看空后市/

          上周一(6月24日)市場雖然大跌,但藍籌類ETF出現申購態勢。

          在權益類ETF的全線下挫中,幾只主流ETF產品的成交金額有放大跡象。比如華泰柏瑞300ETF下跌6.13%,成交金額達到17.16億元,成交金額為自今年3月初以來的新高;深100ETF盤中創出0.516元,為今年以來市價新低,同時成交金額達6.75億元。

          上海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在24日的大跌中,部分機構資金逆市申購藍籌類ETF。

          與21日相比較,50ETF獲得4.52億份的凈申購;其次,華泰柏瑞300ETF獲得3.22億份凈申購;此外,180ETF也獲得凈申購2.25億份;上交所38只權益類ETF總計獲得約10億份的凈申購。

          不過,大部分機構仍指出,目前經濟和資金面均不佳,短期內,后市也難言樂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一区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蜜桃 |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亚洲精品国产丝袜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