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總理定經濟運行“上下限”有序釋放改革紅利

          2013-07-12 01:04:46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宏觀調控策略,首先就是持續發展經濟,做到穩增長、防通脹、控風險,促進經濟轉型,切實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廣西主持召開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并作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馬占成 攝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面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新情況,新一屆政府亮出了一系列“踩剎車、轉方向”的措施。“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遠近結合”、“未雨綢繆”、“超前謀劃”、“標本兼治”這些關鍵詞透露出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宏觀調控策略。李克強指出,首先就是持續發展經濟,做到穩增長、防通脹、控風險,促進經濟轉型,切實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毋庸置疑,這個升級版的打造任重道遠,容忍經濟趨緩而謀求“宏觀轉型”已屬必然。而轉型過程中帶來的陣痛將會持續多久?

          轉型升級

          短期刺激僅能起一時之效,改革才是化解中國經濟產能過剩、避免陷入流動性陷阱的關鍵。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表示,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這一表述讓人們對我國經濟前景充滿期待。最近一段時期的跡象表明,我國的宏觀調控在改革的背景下正被賦予新的內涵。

          我國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公布在即,李克強本周在廣西座談會上的表態已經為調控定下基調。他清晰界定了“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具體含義:宏觀調控要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

          他同時指出,在這樣一個合理區間內,要著力調結構、促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認為,只要經濟形勢在合理的區間之內,政府工作重點仍然要放在調結構和促改革上。

          多位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政府工作報告中GDP增速7.5%這一目標的完成并無太大問題,結構轉型將成為下半年最關鍵的內容。

          再強調盤活存量用好增量/

          6月中下旬出現的 “錢荒事件”起初被視作銀行流動性的壓力測試,后來更被當做政策風向標轉變的界碑——過去5年,幾乎經濟一有風吹草動,貨幣政策便出招應對;而自去年三季度以來,盡管調整預期不斷,卻無一成真。

          決策層并非毫無動作,國務院近期制定出臺了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強調發揮金融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支持作用,推動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結構性問題。

          銀監會也作出明確表態,按照穩中求進、穩中有為、穩中提質的要求,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因經濟增速放緩轉向寬松,也不因當前一時貨幣增長較快而轉向緊縮,盤活存量資金,用好增量資金,有效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此外,李克強雖然作出關于經濟增速守下限,通貨膨脹固上限的相關表態,外界也并不認為是重回保增長道路的開始。范劍平認為,只要經濟形勢在合理的區間之內,政府工作重點仍然要放在調結構和促改革上,表明官方當前不是不重視增長,而是不能為了短期增長給將來制造更大的麻煩。

          瑞穗證券報告指出,僅靠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刺激,短期來看也僅能起一時之效,改革才是化解中國經濟產能過剩、避免陷入流動性陷阱的關鍵。

          實體經濟結構性壓力增大/

          結構調整的緊迫性或許是政策基調微調的一大原因。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上半年中國經濟依然延續了自去年以來的低速運行格局。目前宏觀經濟低速運行,各項數據指標表現基本平穩,但實體經濟的結構性壓力卻在增大。

          中行預計,二季度經濟增長還會在一季度7.7%的基礎上繼續走低,GDP增長7.6%左右。需要防范經濟放緩可能引發的風險,包括失業加劇、影子銀行膨脹、地方債務和銀行不良貸款上升等。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盡管近期國內經濟活動呈現出見底的跡象,但經濟增長前景仍然脆弱。

          汪濤認為,除了對市場情緒和預期造成打擊外,近期銀行間市場“錢荒事件”還可能通過提高資金成本、放緩信貸擴張勢頭等渠道對實體經濟產生后續的負面影響。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向記者表示,目前我國金融資源的配置更多集中于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銀行和產能過剩行業,其他實業在這種金融環境下舉步維艱。

          汪濤認為,最可能的是中國經濟將經歷一段時期的疲弱增長和結構性調整、在此期間一些壞賬以及實體經濟中的過剩產能將得到重組,“鑒于中國政府債務水平較為溫和、國內儲蓄水平較高且資本賬戶封閉,這意味著政府能夠以更加漸進的方式來推動結構性調整并降低杠桿水平”。

          多位接受采訪的人士表示,盡管總理提及物價上限,但今年CPI增速預期距離3.5%的控制目標仍然很遠,具備充分的調結構和穩增長空間。

          下半年經濟增長依靠轉型/

          “當前增長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經濟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下半年中國經濟亟須扭轉困局。”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袁鋼明說。

          在經濟學家們眼中,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將主要依賴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紅利。

          6月底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很多方面如棚戶區改造等,不但能實現百姓改善生活的盼頭,而且能接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要調整優化投資安排,壓縮一般性投資,集中一部分資金重點加強對這些方面的支持,把錢用在“刀刃”上。會議決定,今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國有工礦、林區、墾區的各類棚戶區1000萬戶,其中2013年改造304萬戶。

          李稻葵分析說,當前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矛盾加劇,投資者對未來的信心明顯不足。面對這種形勢,需繼續推出一攬子改革,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在于一大批準公共產品的投資,而這種投資需要動員社會上各種資源、各種資金進行投入。相應的改革應該繼續出臺,只有這樣,中國經濟才能逆轉當前投資者情緒低迷的困境,經濟結構調整才能順利進行。

          “如果政府能出臺一些措施,一方面穩定增長和金融部門、一方面著手解決經濟和金融系統的長期結構性問題,市場信心就有望得到明顯提振。”汪濤認為,這些措施可能包含制定長遠并且明確的計劃,對土地使用權、財政、社保和戶籍等一系列互相關聯的領域進行改革,促進農村人口和流動人口實現“真正”的城鎮化等。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當前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矛盾加劇,投資者對未來的信心明顯不足。面對這種形勢,需繼續推出一攬子改革,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在于一大批準公共產品的投資,而這種投資需要動員社會上各種資源、各種資金進行投入。相應的改革應該繼續出臺,只有這樣,中國經濟才能逆轉當前投資者情緒低迷的困境,經濟結構調整才能順利進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人成人成在线放 | 亚洲日韩∧V精品一区二区小说 | 日韩欧美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最新AV中文字幕在线看 | 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一页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