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8-12 14:47:19
松于5月發售的頭戴式攝像機的樣品機就用了3D打印,此前松下針對白色家電使用3D打印技術制作樣品機。
每經記者 蔣佩芳 發自上海
據外媒報道,日本松下日前宣布將全面導入3D打印技術開發數碼家電產品,以此削減研發成本,提升開發效率。
松下方面表示,一款新產品的樣品機生產涉及樹脂、金屬等多種人工加工作業,與電視機等大型家電不同的是,數碼相機等高精密儀器需要加工更多、更復雜的精細配件,制作一臺樣品機需要數周時間。如果采用3D打印技術,制作時間將縮短至1天以內,還節約1/5的成本。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松下此舉有可能成為制造業改革的“導火索”。3D打印技術目前尚未在市場中普及,處于萌發階段,鮮有企業將該技術投入生產。松下率先成功嘗試了這一高科技,有效節約了成本,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運用3D技術。
據悉,松于今年5月發售的頭戴式攝像機的樣品機就用了3D打印技術,此前,松下已經針對白色家電使用3D打印技術制作樣品機。
賀在華認為,對于同行業的企業而言,松下采用3D打印技術在成本上將有較大優勢,可以極大提升地競爭力。目前,國內還沒有類似商家大規模使用該技術,還停留在較低水平,沒有在市場中進行推廣。
前不久,松下電器現任掌門人長榮周作表示,公司正計劃將可高效生產樹脂和金屬部件的3D打印機應用于家用電器制造生產,一旦投產,這將是3D打印機首次應用于家電量產。
此前媒體報道稱,主要生產住宅相關設備的松下旗下公司松下環境方案與子公司松下環保系統,將生產插座和抽風機風扇等產品的模具出口到中國和泰國等。松下環境方案合計約生產5000個模具,其中近一半計劃用3D打印機生產。
據日本相關調研公司數據顯示,去年,日本國內的3D打印市場規模達到93億日元(約合5.9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16年,規模將達到155億日元(約合9.86億元人民幣)。
在賀在華看來,目前,中國的3D打印市場規模大約5億元,比日本的規模較小。一方面,3D打印在節約成本和提高精確度方面具有較大優勢,如果運用于制造業,將有力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現階段已有企業在嘗試使用3D打印技術,如果成效較大,形成示范效應,該技術的推廣是大勢所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