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1 00:11:29
近期,有多起小貸公司、銀行以及民間借貸人起訴中捷集團及其子公司、中捷股份實際控制人蔡開堅的案件將開審。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徐杰 浙江杭州、玉環 攝影報道
每經記者 徐杰 浙江杭州、玉環 攝影報道
7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了《中捷股份實控人所持股權遭凍結新任高管具德隆系背景》,目前,涉及中捷股份(002021,SZ)的案件正陸續開庭。
7月17日上午,3起原告方均為浙江省玉環縣蘇泊爾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泊爾小貸),被告為中捷集團和浙江中捷環洲供應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官司,在玉環縣法院開庭審理,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逾期本息共計3000多萬元。
這只是中捷集團眾多債務案件中的一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近期,有多起小貸公司、銀行以及民間借貸人起訴中捷集團及其子公司、中捷股份實際控制人蔡開堅的案件將開審。浙江玉環縣政府新聞辦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玉環縣金融辦、人民銀行等部門目前專門成立了針對中捷集團的處置小組。
無力償貸 政府部門介入/
作為浙江省玉環縣當地的知名企業,中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捷集團)及旗下的中捷股份等中捷系公司幾乎都坐落于玉環大麥嶼開發區。
7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玉環大麥嶼開發區。在大麥嶼地區,人們都很熟悉中捷集團,卻對集團其他業務并不了解,也并沒有聽說任何經營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來到中捷股份、中捷集團及中捷廚衛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希望就眼下遭遇的資金問題進行采訪,都被以領導不在為由拒之門外。
公開資料顯示,浙江中捷縫紉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2000年組建成為中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集團實現營業額52億元。旗下擁有中捷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中捷廚衛股份有限公司、中捷環洲供應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捷環洲)、浙江森鼎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及浙江中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就是這樣一家大型民營企業,7月17日在法庭上通過代理人再三表示,目前公司無力償還所欠款額。面對法官調解的建議,中捷集團代理人稱,公司近期無法周轉資金償還欠款。
蘇泊爾小貸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捷集團目前的資金困境可能與臺州恩都酒店有限公司5億元擔保有關,“再加上集團之前的業務涉及大量的貸款,才爆發了眼下的中捷集團資金危機。”
對于中捷集團是否卷入恩都酒店有限公司5億元擔保一事,在恩都酒店現場,酒店行政辦經理龔祖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確有其事。但他表示,5億元的擔保牽連并不是中捷集團資金受困的主要原因,“中捷集團涉及業務廣泛,包括房地產和摩配都需要大量現金流支撐,之前就存在資金鏈供應緊張的問題,在各大銀行都存在大量的到期貸款問題。”
中捷集團債務危機牽涉多家銀行,有知情人透露,這些銀行包括中國銀行玉環縣支行、工商銀行玉環縣支行、農業銀行玉環縣支行及興業銀行玉環縣支行等。
浙江法院網披露的信息顯示,興業銀行臺州玉環縣支行的到期貸款糾紛涉及中捷環洲;光大銀行臺州支行涉及的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中,被告就包括中捷集團。
7月17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興業銀行玉環縣支行一位趙姓副行長了解到,“興業銀行確實有一筆在中捷環洲的貸款到期,但因為牽涉銀行多、金額大,目前所有問題都由玉環縣政府統一調查回應。”此后,在農業銀行玉環縣支行,記者也得到了相同的答復。
除銀行金融借款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中捷集團、浙江中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中捷環洲以及蔡開堅還涉及多起民間借貸糾紛,近期將陸續在浙江省玉環縣法院審理。
記者從浙江省玉環縣政府新聞辦獲悉,目前,包括玉環縣金融辦、人民銀行等當地多個部門專門成立了針對中捷集團的處置小組,“剛剛成立不久”。
借貸糾紛涉及蘇泊爾小貸/
值得注意的是,與中捷集團同發源于浙江臺州玉環縣的蘇泊爾集團也受其拖累,后者持股22.04%的蘇泊爾(002032,SZ)是目前國內最大、全球第二的炊具研發制造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自7月24日起,近十起原告為玉環縣蘇泊爾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起訴案將陸續開庭,案由皆為小額借款合同糾紛,被告包括中捷集團及其子公司。
工商注冊資料顯示,玉環縣蘇泊爾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由8個企業法人和4個自然人投資成立,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其中,蘇泊爾集團有限公司為主發起人,蘇泊爾集團實際控制人蘇增福擔任法人代表。
蘇泊爾小貸的一名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捷股份和中捷環洲拖欠款一共6筆,總額達到6000萬元,經多次催款不還,分兩次在法院對其起訴。
除小貸公司外,蘇泊爾集團還與中捷集團存有直接的企業借款關系。
浙江法院網公布的開庭公告顯示,9月18日上午,原告為蘇泊爾集團有限公司,被告為蔡開堅及其控制的中捷集團,案由為企業借貸糾紛的官司將在玉環縣法院開庭,案件編號為(2014)臺玉商初字第01604號。
對于公司受中捷集團的牽連及影響等事宜,7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電話以及短信聯系蘇增福,截至記者發稿未能獲得回復。
臨時增加提案或意在護權/
目前,中捷股份處于停牌階段。中捷集團對股權凍結的原因三緘其口,但卻急于修改公司章程,維護對中捷股份現有的控制權。
7月18日中捷股份公告稱,7月17日,公司董事會接到中捷集團書面通知,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公司實際情況,中捷集團提出增加《關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關于修訂公司股東大會議事規則的議案》、《關于修訂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的議案》及《關于修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的議案》四個提案,提交7月28日召開的2014年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
修訂版公司章程提高了其他股東介入董事會的門檻,實際控制人維護控制權的意圖明顯。
例如,持有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總股數5%以上股份的股東(包括通過一致行動人)增持公司的股份前,必須向公司披露其收購計劃并取得公司董事會的批準,如果沒有披露并且未經董事會批準而增持公司股份的,則該股東(包括通過一致行動人)自動放棄其提名董事、監事候選人的權利。而在現行章程中,規定非職工董事候選人名單由本屆董事會以提案方式提交股東大會決議。
修訂版的公司章程還提高了股東提名董事的門檻,如非獨立、非職工董事候選人名單由上屆董事會或連續一年以上單獨或合并持有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總數15%以上的股東提出;連續一年以上單獨或合并持有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總數15%以上的股東可以提名非職工董事候選人等。而現行章程中僅簡單規定,公司非職工監事候選人名單由本屆監事會以決議的方式提交。
就在不久前,中捷股份進行了董事會換屆選舉,并修改公司章程將董事會成員名額由12名降低到6名,6名董事意味著僅有4名非獨立董事,根據新章程規定的“向每一次選舉非職工董事的股東大會可提名不超過全體非職工董事的1/5的候選人名額”。市場認為,假若司法執行,其他股東要想介入董事會的難度可想而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