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

          每經網首頁 > 更多 > 正文

          互聯網金融使商業模式 和行業格局雙重改變

          證券時報網 2014-09-03 03:49:38

          催生互聯網金融新霸主的兩條路徑:金融機構“觸網”和互聯網公司“貼金”。金融機構擁有客戶、研究和資本優勢,而互聯網公司擁有技術、數據和創新優勢,互聯網金融新霸主將從兩個領域誕生。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對行業經營的影響

          催生互聯網金融新霸主的兩條路徑:金融機構“觸網”和互聯網公司“貼金”。金融機構擁有客戶、研究和資本優勢,而互聯網公司擁有技術、數據和創新優勢,互聯網金融新霸主將從兩個領域誕生:一是傳統金融機構通過自建或合作的方式,利用互聯網思想和技術創新盈利模式和改善客戶體驗。二是一些有資質的互聯網企業通過申請金融牌照、收購中小金融機構等方式進軍金融領域。

          風險控制是互聯網金融的立身之本。不管是電商、第三方支付企業,還是P2P機構,都在互聯網金融創新上進行了大膽探索,在向互聯網金融大舉進軍的同時,誰風險控制做得好,誰就能掌握互聯網金融業態的制高點。面對這個和傳統金融差異很大的“新行業”,風控是互聯網金融業界最值得投入人力和物力的環節?,F在銀行業已清楚地感受到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沖擊,但是傳統的銀行有百年的歷史,其資本能力、風控能力十分強大?;ヂ摼W金融并不能夠憑借現有的支付手段顛覆傳統銀行??偠灾?,互聯網金融對行業格局的影響途徑主要為:改變金融市場的資金分布;間接提高了金融機構資金成本;對支付清算體系形成一定程度替代;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互聯網金融雙重身份

          當金融機構把互聯網平臺僅當作工具使用時,金融機構實際上僅是將傳統經營業務嫁接到互聯網平臺上來,互聯網只是實現經營目的的技術手段。作為一種新的技術手段,互聯網金融經營方式極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務的運營效率。這種情況下,互聯網金融是金融行業的“催進者”,它促使金融機構更多地采用信息技術,降低經營成本。但金融經營的商業模式并沒有發生改變,金融功能的實現形式也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當前很多金融機構熱衷“觸網”的動機,也就在于此:提高經營效率、降低成本。僅此而已。在奪人眼球的“三馬”賣保險案例中,騰訊和阿里并不能完成保險金融功能的實現,也沒有涉及其它金融功能,金融業態的功能分布并沒有發生改變。

          但是,憑借互聯網技術突破金融行業壁壘的局外者卻志不在此。局外者根本沒有做金融行業“催進者”的動機,他們要做“攪局者”,希望在金融行業格局調整潮流中謀得一席之地。局外人進入金融行業本身就是一種攪局行為。“攪局者”憑借對網絡技術的熟悉和較高的運用熟練程度,在許多細分市場上開發出了需求度較高的新型金融產品,或者對自身產業鏈上潛在客戶提供針對性的專門金融服務,主要是各種賬戶上資金的現金管理服務,如淘寶的余額寶等,強行劃分了金融市場上的一塊蛋糕。

          目前各種互聯網金融模式,都意在撇開金融中介,實現供應商與客戶的直接對接,而互聯網金融事實上不是摒棄中介,而是互聯網成為金融中介,實質就是趕走了一個金融中介,迎來的是互聯網這個中介,但這個中介恰恰具備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覆蓋更廣和發展更快的新經濟時代金融業態發展的需要。

          “攪局者”將使金融

          業態格局重新分布

          “攪局者”推動了金融功能的分解與重組,使得金融經營的商業模式發生改變。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資產負債綜合管理模式將成為各種業態金融機構的經營模式,過去單一的負債管理模式(想想過去的存款立行口號)、資產管理模式(拼命放貸、早放貸早受益、以貸引存等經營理念還是昨天熟悉的故事)將被拋棄。“攪局者”的出現,使得基于金融創新和互聯網技術,而本已出現的金融機構經營邊界融合趨勢,加速發展。傳統金融體系中,各業態金融機構所實現的金融功能,是各有所側重的。顯然,“攪局者”打破了各金融業態的功能分工界限。

          互聯網金融在大的制度性框架沒有徹底改變之前,只能是攪局,不太可能是顛覆性的。對互聯網企業來講,需要考慮的是繼續做平臺還是轉型做產業;對金融機構來講,需要做的是盡快適應互聯網技術帶來的革命性變化,加快從產品向服務的轉型。

          “催進者”將使金融

          機構經營模式改變

          現階段,由于受金融管制、傳統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互聯網金融對我國金融體系的演進,還是以“催進者”角色為主。即互聯網金融在許多領域還只是充當了工具更新的作用,對金融機構經營行為的影響還處在量變階段,還未積累到質變階段,傳統的金融經營行為和金融功能實現形式仍然占據主要地位。

          但互聯網金融作為“催進者”,還是使金融功能的實現形式和金融經營行為發生了重大變化。正如電商對實體店構成重大沖擊一樣,由于非現場的自助金融行為發展,金融展業中實體網點的重要性也在下降。過去以鋪網點占市場的經營擴張方式,已開始讓位于網絡金融安全性和方便性建設。

          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對金融經營模式的影響,更大程度上不在技術,而在監管。在放開非現場證券賬戶開戶前,建設實體網點仍然是證券公司擴張經紀市場的重要手段。當2013年3月監管部門放開非現場開戶限制后,券商經紀市場擴張就不再需要實體網點支持;相對于網絡平臺,即使輕型營業部建設也成了不經濟的行為,電商平臺成了證券公司業務擴展的主要手段,營業部網點越來越多地由原先的展業網點,轉變成為后臺支持和專業服務中心。過去券商營業部的業績取決于營業部團隊工作能力,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經營業績越來越多地取決于公司整體實力,如研究支持、產品開發等,缺乏專業支持的營業部只能滑落成為折扣經紀商網點——以極低的傭金率,維持著不易的生存。

          互聯網金融實際上是大數據等信息網絡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其對傳統金融商業模式的改造是不可違背的潮流趨勢,即使監管、制度等外在因素或構成發展制約。建立在互聯網金融基礎之上的金融創新行為,和沒有技術支撐基礎,僅僅是由于管制放松所引起的創新行為,有著顯著不同。例如,一度蓬勃發展的游走于政策縫隙間的通道業務,由于風險積累和政策的完善,發展立馬走入死胡同。但互聯網金融不一樣,它通過對金融功能的分解重組,提高全社會經濟運行的效率,有著旺盛的市場生命力,它的成長不可避免。

           

          責編 祝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久久精品大胆视频 | 亚洲中日韩一区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蔓延 | 最新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 日本乱理伦片免费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