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1-04 09:06:42
有數據顯示,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還有300多億,關注類貸款余額超過400億,不良率仍在4%以上的高位徘徊,不少企業仍深陷資金鏈、擔保鏈困境,溫州實體經濟尚未走出低谷。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徐杰 發自浙江溫州
銀行是危機的始作俑者
溫州素有中國民營經濟的發祥地之稱,不過,自2011年下半年爆發借貸危機以來,溫州經濟出現了嚴重問題。
央行研究局的報告認為,溫州經濟目前面臨著經濟增長乏力,民間企業資金鏈斷裂引發企業主“跑路潮”,以及金融風險不斷顯現。
有數據顯示,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還有300多億,關注類貸款余額超過400億,不良率仍在4%以上的高位徘徊,不少企業仍深陷資金鏈、擔保鏈困境,溫州實體經濟尚未走出低谷。
“溫州金融問題本質上是產業經濟的問題,溫州經濟下滑,產業結構低下,導致民間資金規模遠遠超出了溫州實體經濟的承接基礎,兼之銀行貸款偏寬松,信貸風險過分擴張。在2008年以后宏觀經濟形勢惡化的背景下,信貸市場急劇萎縮,從而導致溫州金融問題的爆發。”央行研究局副研究員陳繼明認為。
張震宇則認為,商業銀行是這場危機的始作俑者,因為銀行放款只看抵押物,不管使用對象,過度授信直接“壘倒”企業,繼而又不理性抽貸壓貸。同時,企業經營理念上存在“投機”心態,而不是投資,融資手段依靠間接融資等。
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長張健華表示,溫州企業經營危機第一輪主要表現出資金鏈斷裂,第二輪是受到互保鏈的沖擊,“溫州金融改革屬于問題解決型的金融改革,就其具體改革路徑而言,溫州金融改革主要是自下而上的。但由于金融業屬于高度管制的領域,缺乏自上而下的支持很難做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