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8 23:17:0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挑戰,銀行在逐步引入互聯網基因的同時,一些傳統業務也正在謀變。2014年以來,各大銀行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銀行”,比如通過遠程機器為客戶辦理貸款申請、自助開卡等業務。
2014年12月26日,北京銀行宣布,啟動該行首家“智能銀行”。據悉,這是北京銀行在推出直銷銀行、啟動智能“輕”網點之后的又一舉措。除了北京銀行外,光大銀行、招商銀行以及農業銀行等大型商業銀行,也涉足“智能銀行”。
近日,在金融界網站主辦的“第三屆領航中國金融行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多位參會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傳統銀行除了要引入互聯網基因外,還應該加快傳統業務的創新步伐。
多家銀行推“智能銀行”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主任助理李志磊在上述論壇上表示,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包括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將改變銀行業利潤來源渠道,銀行必須積極探索創新。混業所有制的民營銀行將陸續出現,特別是這些民營銀行的創新理念和經營模式將加速市場化,豐富創新內容。
據記者了解,傳統銀行一方面通過金融互聯網化,推出網絡金融部、直銷銀行等;另一方面將銀行網點進行轉型,提升服務質量。
12月26日,北京銀行在中關村地區啟動該行首家“智能銀行”。北京銀行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該“智能銀行”網點可為個人和小微企業提供征信查詢、貸款申請、自助開卡、理財購買、信用卡積分兌換等快捷化、個性化的服務。
早在2013年底,光大銀行就在武漢推出了“智能銀行”中心,該中心主要有序廳、自助銀行廳、移動金融廳、營業網點廳、辦公體驗廳、家庭體驗廳、3G坐席展示廳、社區銀行廳及演播廳等9個展廳,通過空間搭配和真實的業務場景體驗為客戶營造全景式“智能銀行”感受。
此外,建行、中行、農行、工行等多家大型銀行已經或即將涉足 “智能銀行”領域。2014年10月,中行天津分行宣布,與IBM合作的“智能化”網點對外提供服務,該網點的建成是中國銀行圍繞“智能化”和“實用化”推動向體驗型網點轉型的重要探索。農行也推出了類似的“超級柜臺”網點轉型升級方案。
“網點是銀行業務的前沿陣地,是客戶享受銀行服務最直接的地方。隨著互聯網金融、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電子渠道的興起,以及銀行產品同質化問題的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客戶不再滿足于傳統金融服務,而是不斷追求高品質的個性化服務體驗?!鄙鲜霰本┿y行相關人士介紹,“從網點轉型來說,如何在渠道層面上創新,為客戶提供獨具品牌特性的產品和服務體驗成為重點?!?/p>
銀行需加快業務創新
中國銀行協會副秘書長張亮在上述論壇上表示,2014年互聯網金融出現爆發式發展,實際上,這已經給傳統銀行一個深刻的警示。目前,多家銀行在以更多的資源和更快的速度加快推進銀行業的信息化和電子化進程。同時,很多銀行以開放的心態與資質良好的運營商、高科技公司開展合作,使銀行的電子化水平和互聯網技術能夠更好地融合。
“智能銀行”最主要的特點是方便、快捷。記者在北京銀行的“智能銀行”網點看到,信用良好的客戶如果申請10萬元以下的貸款,最快兩分鐘就可以完成辦理。
某銀行電子銀行部人士此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所有銀行都在研究銀行傳統業務的創新和突破,但“智能銀行”的客戶接受程度還是一個未知數。很多人還是信任銀行柜臺,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心理上對機器的認可度仍比較低。
亦有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人士認為,未來移動互聯網技術更多是消滅銀行網點。傳統銀行花巨資改造網點主要是應對這一挑戰。
某銀行電子銀行部人士表示,“智能銀行”體現的是科技智能以及科技對銀行客戶服務質量的提升,至于未來的發展效果,還有待觀察。
某銀行分行人士認為,“智能銀行”其實展現的是銀行產品服務客戶的理念,將科技因素融入產品展示,一個銀行不可能推很多家“智能銀行”?!坝行┊a品不一定只在‘智能銀行’才可以購買,銀行業并不是靠‘智能銀行’網點盈利,主要是展示銀行產品的理念,以及通過‘智能銀行’進行產品互動?;ヂ摼W金融運用大數據,‘智能銀行’主要是將科技與銀行業務相結合?!?/p>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