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01-08 09:12:51
佳兆業(01638.HK)深陷債務危機,最新消息透露了其處境進一步惡化。財新報道稱,從1月7日開始,包括銀行在內的至少3家金融機構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查封佳兆業在深圳的部分資產。
每經編輯|楊玨軒 張喜威
敲響信用市場警鐘
佳兆業4億港元貸款違約、297.7億元人民幣的借款(包括銀行貸款、優先票據),兩名項目伙伴火上澆油,要求退回已支付的12億元人民幣費用、穆迪和標普將佳兆業的評級調低……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師鄧海清博士告訴我們,雖然這不是公募債券的違約,但是卻在2015年伊始給整個信用市場敲響警鐘。“違約鏈的傳導過程是從貸款到信托,到私募債,再到公募債;也就是從私募性質向公募性質傳導。”鄧海清表示,這次貸款的違約雖然不能算是業內首次,但是依然反映了信用鏈條的部分環節依然薄弱。因此,對于低等級債券維持分化的觀點。
佳兆業集團的債券收益率較前幾日仍不斷攀升。1月7日下午,一只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佳兆業可轉債收益率一度升至122.32%。
此外,根據湯森路透的數據,2014年中國內地開發商發行了近150億美元的債券,較2013年下降41%。尤為明顯的是,2014年超過四分之三的債券是在上半年,即中國房地產價格開始下跌之前發行的。“這次事件將會影響整體的市場情緒,一些評級較低的公司可能需要提供足夠吸引力的息率才能在債券市場獲得融資,甚至有些公司可能無法完成發債。”某新加坡固定收益基金經理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