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5 01:10:30
有知情人士稱,九龍倉集團將于2月4日正式向綠城中國發函,欲70億元人民幣買下融綠平臺中綠城中國所占的50%股權。綠城創始人宋衛平對融綠平臺的態度是:賣!但價高者得。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盧曦 楊羚強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盧曦 楊羚強 發自上海
2月3日晚,微信公眾號 “房研所”消息顯示,有知情人士稱,九龍倉集團(00004,HK)將于2月4日正式向綠城中國(03900,HK)發函,欲70億元人民幣買下融綠平臺中綠城中國所占的50%股權。綠城創始人宋衛平對融綠平臺的態度是:賣!但價高者得。
隨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融創和綠城方面核實上述消息,雙方均稱沒有聽說此事。記者又給綠城中國董事長宋衛平發出短信核實上述消息,宋衛平亦未回復。
記者昨日(2月4日)中午致電九龍倉求證此事,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對此消息“不能確認”。
九龍倉策略風格轉向?
在融創與綠城收購的紛爭中,九龍倉雖作為并列的第一大股東,最初一直保持財務投資者的姿態,沒有介入,直至2014年12月,九龍倉才終于派出副主席周安橋奔赴杭州斡旋。有消息稱,是九龍倉一直反對出售上海融綠平臺,擔心綠城中國的最優質資產旁落。
剛剛過去的一整年,九龍倉僅拿下一幅小地塊。而進入2015年,九龍倉一改以往低調作風,在拿地方面頗為積極。
1月5日,北京土地市場首拍,出讓的兩宗地塊均位于豐臺區亞林西居住區。首幅地塊被招商華潤九龍倉平安聯合體以總價42億元、配建4.53萬平方米限價房的代價拿下,溢價率近50%;另一幅地塊,招商華潤九龍倉平安聯合體 “梅開二度”,再次以總價44.9億元、配建6000平方米限價房的代價成功奪得,溢價率也接近50%。
記者詢問,九龍倉在內地的發展策略是否有所改變?九龍倉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我們在北京和三個合作方拿了兩塊地,我們看好北京和上海,會根據各地的政策、市場采取審慎的市場策略。”
融綠平臺純利偏低
2014年最后一天,融創中國(01918,HK)董事局主席孫宏斌發公告稱,擬以155億元收購融綠平臺的股權與債權資產。這一交易被普遍認為是綠城爭奪戰的真正尾聲與落幕。
就在融創公告發布兩個多小時后,綠城中國董事會秘書馮征就出來否認了這一公告。隨后,綠城官方也發公告予以否認。當時就有人指出,阻礙綠城出售融綠平臺股權的,正是大股東九龍倉。
上述知情人透露,除去27億元左右的債務,按照原計劃,買下綠城所持融綠平臺50%的股權需要花費64億元。這個叫價也是孫宏斌開出的買下另外50%股權的價碼。
在2月2日融綠召開的內部年會上,公司公布2014年的銷售業績為275億元。但是在業績背后,融綠平臺的銷售利潤率并不樂觀。融創及綠城先后發布的年報或中報均顯示,融綠平臺的純利偏低,甚至不足7%。
對孫宏斌而言,是否與九龍倉競價購買融綠,還要看融綠未來能產生的投資收益回報。如果九龍倉收購股權價格足夠高,那么融綠的另外50%股權也有可能出售。
但是,融綠歸屬綠城的50%股權是否能由九龍倉拿下,尚屬未知。根據此前媒體報道,綠城派駐融綠的董事王虹斌及錢曉華均在出售協議上簽字,兩人均稱先期已獲得董事會授權。所以該項協議的法律效力還需要經過司法機構的評估確認。
今日(2月5日),斡旋融綠之爭的九龍倉副主席周安橋將在上海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會面,記者屆時將就近期與九龍倉有關的熱點事件予以求證并及時發回報道,敬請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