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02 14:04:55
3月2日,全國政協公布《關于加大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的提案》。國家能源局日前進行了答復,稱將“循序漸進、不斷完善充換電設施發展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3月2日,全國政協公布了一批獲答復的政協提案,其中之一就是《關于加大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的提案》,該提案由全國政協委員柳崇禧提交,并被列為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提案第4249號,國家能源局日前進行了答復,稱將“循序漸進、不斷完善充換電設施發展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目前,新能源汽車已在我國蓬勃發展,但電動汽車的發展主要受動力電池技術制約,比如電池價格高、充電時間長、能量密度低、續航里程短等,同時也存在充電設施網絡不完善、充電不方便的問題。
柳崇禧是中國汽車工業工程公司副總經理,他提案的背景正是新能源汽車推廣背景下存在充電樁問題。
早在2013年9月,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聯合下發了《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明確2013年至2015年將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11月公布了第一批28個省(區域)、市推廣城市名單;2014年2月8日公布了第二批推廣應用城市名單。兩批共計40個省(區域)和城市,合計申報推廣新能源汽車超過40萬輛,全國范圍內掀起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高潮。
基于過去新能源汽車推廣城市只完成半數的情況,柳崇禧在提案中說,新能源汽車推廣并沒有想象中的順利,甚至可能根本完不成推廣計劃,“上一輪“十城千輛”示范運營計劃沒完成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網絡不配套,使用不方便。”
柳崇禧還提到,從示范運營城市情況來看,充換電設施建設十分滯后,根本不能支撐批量的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負責網絡建設的運營公司無利可圖,缺乏大規模建設充換電網絡的積極性。
柳崇禧建議:加大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其中包括大力支持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傳統電力供應央企加大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中石化、中石油等傳統汽車能源供應央企參與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法規保障其權益;加大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財政補貼力度,減免稅收。
國家能源局在答復時說,經過近些年的努力,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投運充換電設施最多的國家,但仍不能滿足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需要。
對于柳崇禧提出的關于支持和鼓勵傳統電力供應企業、傳統汽車能源供應企業和民營資本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的建議,國家能源局稱“非常贊同,充換電設施是電動汽車推廣應用的重要條件之一。”
國家能源局稱,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在全球都屬新生事物,尚沒有成熟的投資建設和運營模式。近年來,我國一些省市和企業制訂了充電設施發展規劃,建設了一定規模的充換電站和充電樁,取得了初步經驗。目前,財政部、住建部、能源局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正在抓緊研究制定加快充換電設施發展的綜合配套政策,包括制定充電設施發展規劃、財政支持辦法和城市停車規劃規范等方面,將有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到,柳崇禧提出的關于加大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財政補貼力度,減免稅收的建議,財政部等四部委已發布的推廣應用政策,中央財政在給予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基礎上,將安排資金對推廣達到一定規模的城市或企業給予財政獎勵,支持其充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財政部與部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正在研究制訂城市電動公交車PPP(公私合作)推廣方案,嘗試引入社會資本加快城市公交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和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商業模式,加快完善基礎設施。
國家能源局答復稱,這些建議我們非常重視,部分已實施,“關于減免稅收問題,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予以研究。下一步,我們將根據科技進步和市場變化情況,循序漸進、不斷完善充換電設施發展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