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16 10:18:06
去年以來,“脫困”成為煤炭行業的主題,梁敦仕在發言中提到,3月6日,國家發改委主持召開了煤炭行業脫困工作第25次會議,研究落實具體措施,安排和部署煤炭行業脫困下一步工作。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脫困目前已是煤炭行業主題,眼看著一次次國家級的煤炭脫困會議召開,位于煤炭下游的、同樣困難的焦化行業也坐不住了。
“剛才梁秘書長也談到了,煤炭企業是如何困難,國家相關部門開了多少次會研究煤炭脫困的問題,焦化行業這么多年面臨這么大的困難,國家也沒有一項政策出臺說救救焦化企業。”在日前的2015華北(天津)煤焦市場研討會上,在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秘書長梁敦仕發言后,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崔丕江如此感慨道。
去年以來,“脫困”成為煤炭行業的主題,梁敦仕在發言中提到,3月6日,國家發改委主持召開了煤炭行業脫困工作第25次會議,研究落實具體措施,安排和部署煤炭行業脫困下一步工作。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煤炭行業虧損面已達七成,而梁敦仕表示,2015年煤炭價格有可能再創新的低點。
崔丕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焦化企業虧損面已經達到46%,“一個百萬噸級產能的焦化企業,用一套廢水處理裝置需要兩千萬,運行成本一年還需要四百萬。這么困難的情況下,它承受得了嗎?”
崔丕江還告訴記者,目前焦化企業沒有一家能夠達到國家制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標準,“而且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的技術和裝備現在還在工業化實驗階段,而國家法規已經從今年1月1號開始執行了。”
“我們希望,國家對這些不達標的企業要有行動,要重視起來,拿出合理的方案,不能一刀切。”崔丕江表示。
據記者了解,作為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焦化企業近幾年屢上環保部門黑榜是比較普遍的事情,類似于去年河北建滔焦化被開出史上最大罰單,今年2月份,新環保法實行后,山東臨沂對5家環境違法企業開出罰單,其中便有兩家焦化企業在列。
在焦化企業屢上環保黑榜的背后是其行業經營的現實困境。崔丕江列舉的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的焦化企業是650多家,虧損企業290多家,行業虧損面達到46%。2011年到2014年,下跌幅度較大的煤炭價格平均下降了500元/噸左右,而焦炭的價格下降了800多元/噸,降幅高達38%。
崔丕江表示,焦炭價格跌幅大,最關鍵問題在于產能嚴重過剩,焦化行業擁有6.5億噸的焦炭產能,但去年全國焦炭產量只有4.77億噸。
面臨的新環保法和新環保標準的問題,崔丕江說:“如何給企業適當的緩沖期,我們正準備給環保部寫報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