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7 01:17:3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謝振宇
◎每經記者 謝振宇
未來,四川宜賓產的白酒,原料高粱將有望更多來自澳大利亞,這得益于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的宜賓港作為進境糧食指定口岸的落地。
7月15日,宜賓港迎來了第一批到岸糧食,1000余噸高粱將被當地酒企用來釀酒。進口糧食將彌補宜賓當地用糧需求的缺口,企業原料成本也因此減少。
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臨港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曹楊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除了進口糧食,宜賓港未來可行的業務還包括進境農產品、整車、紅酒等。隨著業務的拓展、特別是保稅業務的完善,港口業務領域的拓寬,宜賓港將加速從功能港向集散港轉變。”
水運優勢得以發揮
7月15日上午11時,在長江岸停泊貨船上,裝了數個集裝箱的1000余噸高粱被轉運上岸。這批高粱經過40天左右的運輸,從澳大利亞出發,海運到上海,再走長江運到宜賓,在清關和檢驗檢疫機構查驗合格后,將交由宜賓天成酒業、竹海酒業作為釀酒原料使用。“這有利于大幅降低進口糧食物流成本,加快滿足腹地范圍內白酒產業原料需求……”宜賓市副市長、臨港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李學焦介紹道,宜賓全市有白酒生產企業284戶、純糧固態釀酒窖池8萬余口,釀造白酒需大量糧食。“宜賓全市每年糧食就地轉化在100萬噸以上,糧食缺口在150萬噸以上,且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遞增。”李學焦同時表示。
其實,早在2014年10月9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全國首批58個進境糧食指定口岸名單,四川宜賓口岸名列其中。如今,宜賓水運口岸第一單進境糧食上岸。
相較其他運輸方式,水運的低成本被看重。“按每公里每噸計算,水運成本大概為0.035元左右,鐵路為0.15元左右,公路為0.5元左右。”四川宜賓港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征宇表示。根據測算,每噸進口高粱能較國內高粱便宜數百元。
宜賓港進境糧食口岸滿足了當地用糧需求,也決定了宜賓港口業務的拓展。“前期由于水運不發達、基礎薄弱,地方企業更多采用公路、鐵路運輸的方式,導致物流成本降不下來。”曹楊介紹,宜賓港從2008年開工建設、2010年開始投用,水運優勢越來越被當地企業看重。“現在,宜賓本土企業70%大宗貨物的運輸,由過去從沿海通過鐵路轉運,現在都采取水運。”曹楊表示,大宗貨物運輸,水運的優勢在于“單船貨運吞吐量大,日常達3000噸,豐水期可達8000噸,而公路貨車至多也就50噸,運量的差距達幾十倍。”
曹楊認為,如今,隨著港口功能的完善、服務體系的完善、配套政策的支撐,宜賓港作為內陸港的優勢,正逐步釋放。
發揮內陸港后發優勢
“和沿海港相比,內陸港一是岸線資源不一樣,二是承載能力不一樣,因此導致業務和吞吐能力不一樣。沿海港隨便拿一個港口出來,業務能力都是內陸港的幾十倍或者幾百倍,不轉變思路和模式,沒有辦法發展起來。”曹楊坦言。
由于發展不久,港口起初僅能是功能港的定位。“作為長江上游港,受岸線、吃水深度、資源集散的影響,最初往往僅是一個碼頭。”在曹楊看來。“隨著產業的提升,我們提出打造臨港國際物流園區,完善業務功能。下一步,除了進口糧食,進境農產品、整車和紅酒,會隨著業務的拓展,特別是保稅業務的完善,實現業務的完善、領域拓寬,加速從功能港向集散港的轉變。”曹楊認為。
曹楊表示,未來,按照集團化的發展思路,將規劃的業務板塊,如沿江作業點、物流、公水聯運等,分別成立公司,來實現港口集團化、公司化運作。“現在,我們業務覆蓋的區域也在延伸,包括向四川攀枝花、貴州的六盤水、云南昆明地區,核心業務圈的延伸對未來發展很重要。”
宜賓港作為內陸港,吞吐量等較海岸港口有明顯劣勢,該如何發揮后發優勢?
7月15日,四川省政府口岸辦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宜賓港作為進境糧食口岸,拓展了港口功能,是其擴大開放的路徑之一。“內陸港想要發展、突圍的出路,一是拓展功能,實現與海運港口的連接、與國際接軌;二是加大水鐵、公水聯運等多式聯運,充分發揮內陸港口的輻射性、帶動性。”上述四川省政府口岸辦該負責人指出。
目前,宜賓港保稅物流中心已經建成,正等待海關總署的批復,預計下半年能投用。宜賓市政府物流辦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希望將宜賓港升級為國家一類口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