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5-07-30 19:35:50
作為市場情緒風向標之一的兩融數據,出現了4連降。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兩融余額為1.37萬億,再創6月份以來的新低。
作為市場情緒風向標之一的兩融數據,出現了4連降。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兩融余額為1.37萬億,再創6月份以來的新低。
市場人士指出,由資金流動與市場漲跌之間的關系來看,恐慌情緒加重,短期市場不樂觀。
兩融余額4連降
7月8日大盤反彈之后,兩融余額多數時間徘徊在1.42萬億元至1.45萬億元之間。經過一輪六連陽之后,7月23日,兩融數據升至1.45萬億。從24日開始,大盤再次急跌,盡管隨后28、29日大盤稍有回暖,但是兩融余額已4連降。
數據顯示,7月24、27、28、29日兩融余額分別為14578.86億元、14300.72億元、13822.95億元和13723.96億元,環比分別減少9.36億元、278.14億元、477.77億元和98.99億元。
從融資買入額來看,7月27日以來持續下降,數據顯示,27、28、29日三天融資買入額分別為1477.60億元、1128.20億元和1115.79億元,環比分別減少401.96億元、349.40億元和12.41億元。
融券賣出量方面,7月24-29日4天的融券賣出量分別為9.83億股、10.05億股、8.70億股和9.49億股,位于反彈以來高位水平。
中信證券分析師趙文榮表示,信用交易重回凈償還環境,杠桿投資者情緒轉為悲觀;低倉位投資者以觀望為主,態度并不積極;由資金流動與市場漲跌之間的關系來看,恐慌情緒加重,短期市場不樂觀。
機構給出1萬億“合理規模”
統計數據顯示,A股融資融券余額占總市值比例高于國際主流市場。就融資融券交易額占總市值比例而言,美國約為1.5%,日本約為0.9%,其它國家一般低于2%。
而A股自2014年7月啟動這輪行情后,到2014年10月中旬,融資融券余額占總市值比例就突破國際慣例上線2%,然后一直走高到3.5%。雖然6月中旬開始快速下降,但截至目前仍維持高位,約2.36%。
對于兩融的合理規模,高盛在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A股6月以來的調整,使大多數3月18日之后入市的杠桿資金受到損失。在最高峰的時候,A股兩融規模大約接近2.3萬億元,相當于流通市值的8.8%,這在任何股票市場中都算很高的水平。而合理、可持續的融資余額應該為1萬億元,或是流通市值的5%,或是總市值的2%。因此還有約4000億元可能要去杠桿。
資料顯示,兩融余額上一次在1.37萬億左右的時候(2015年3月19日,兩融余額為1.36萬億),大盤位于3600點附近,與目前位置相差不遠。倘若兩融余額進一步下滑至一萬億,大盤或仍有下行空間(2014年12月19日,兩融余額略超1萬億,彼時大盤位于3100點附近)。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