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18 01:14:19
筆者認為,中小投資者應盡可能選擇那些“在中短期內”受內幕消息影響較小的個股,讓主力優勢落空才是。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A股本周一上漲,滬綜指漲0.71%至3993.67點,深綜指漲0.74%至2327.49點,成交略縮。
國企改革股表現極好,此外證金概念股表現也較好。證金公司雖已宣布“不操作”,但梅雁吉祥繼續猛拉,股價創歷史新高。表現較弱的個股主要集中在中小市值個股上,創業板與中小板均跌,次新股跌幅也較大。
國企改革概念股成為盤面熱點十分自然,因宏觀經濟、微觀經濟并不太支持業績炒作。就國企改革概念股炒作來說,雖然事后看其機會多多,令人眼饞,但這也許更適合機構參與,不太適合中小投資者參與。
對于基本面可能突變的股票來說,炒作時比的其實就是對消息的打探能力,至不濟也是對消息真假的判斷能力,這方面中小投資者處于明顯劣勢。中小投資者炒作此類品種實際上是以自己的短板與別人的長項較量,一兩次的輸贏也許較難說,但老這么操作結局多半不妙。
筆者認為,中小投資者應盡可能選擇那些“在中短期內”受內幕消息影響較小的個股,讓主力優勢落空才是。
人民幣中間價周一小幅升值,其后波動極微,這對穩定市場人氣顯然有些作用。未來人民幣仍可能維持穩定走勢,除非美元急漲或新興市場幣種貶值過大。由近幾個月情況看,人民幣實際匯率升值不少,這明顯是一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在打貨幣戰。由于打匯率戰的經濟體的體量較我國小得多,西方便采取了雙重標準,并不指責他們,于是就只剩我們的人民幣成了冤大頭。
未來投資者仍應關注人民幣走向,近期也許還得關注其他亞太幣種的走向,尤其是馬來西亞的林吉特。如果國際市場匯率仍然波動,那么在A股操作中應適度謹慎。
外匯占款后續數據是另一關注焦點,但該數據得一個月后公布,一時看不到,折中的辦法是看短期限的銀行同業拆息。假如該拆息快升,通常意味著外匯占款進一步減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