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31 20:53:05
近兩年來,在環保工作中,為更好地督促污染問題的整改、落實,掛牌督辦的手段頻頻“亮相”。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掛牌督辦的手段不僅適用于企業,同樣也對地方政府“亮劍”。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記者 李彪
掛牌督辦在督促環保整改中的威力不斷顯現。
8月31日,環保部華東環保督查中心發布《鐵腕整治違法排污 堅決守護碧水藍天》文章,稱2013年信發集團因環境問題被環保部掛牌督辦后,先后投入近20億元,對環保脫硫、脫硝設施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并于近日被環保部解除掛牌督辦。
近兩年來,在環保工作中,為更好地督促污染問題的整改、落實,掛牌督辦的手段頻頻“亮相”。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掛牌督辦的手段不僅適用于企業,同樣也對地方政府“亮劍”。
有業內專家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掛牌督辦能夠將法規要求嚴格貫徹到執法過程中,能夠在行業內形成較好的震懾力,提高企業的環境違法成本。
為解除掛牌督辦,兩年投20億元治污
2013年9月,環保部發布《關于掛牌督辦污染減排存在問題企業的通知》,根據2013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和日常督查情況,山東信發集團等11家企業在污水處理、脫硫脫硝設施建設和運行方面存在突出問題,決定對其掛牌督辦,責令限期整改。
環保部強調,對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提請監察機關按照《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華東督查中心介紹,自掛牌督辦以來,環保部對整改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山東省環保廳先后5次召開現場辦公會,約談當地政府和部門領導,大力推動企業環保設施的改造升級;聊城市政府、茌平縣政府聯合成立督導組,市、縣環保局成立現場工作組,進駐信發集團,對改造工程進行現場督導,與此同時對信發集團環境違法問題進行了行政處罰和排污費追繳。
與此同時,信發集團成立整改工作組,先后投入近20億元,對環保脫硫、脫硝設施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新建、改造脫硫設施18座,新建脫硝設施16座,并配套完善在線及中控系統,并于今年8月11日對7臺裝機總量為68萬千瓦的機組實施了爆破拆除,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
信發集團公司網站顯示,信發集團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特別注重環境保護工作,努力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目前已累計投資13億元用于建設環境治理工作,在脫硫,煙氣除塵,污水治理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今年6月,環保部發布《關于對2014年脫硫脫硝設施存在突出問題企業予以處罰的公告》中,隸屬于信發集團有限公司的兵團農六師煤電有限公司,因脫硫設施運行不正常、企業上傳環保部門氮氧化物濃度數據失真等問題,被環保部掛牌督辦,并要求2015年底前,完成整改任務,逾期未完成的,依法從重予以處罰。
掛牌督辦頻頻“亮劍”
今年以來,伴隨著新環保法實施,在“鐵腕治污”之下,掛牌督辦的環保案件頻繁。
2015年6月,環保部通報2014年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八家中央企業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及對《“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責任書》年度落實檢查情況,對北京通州區次渠污水處理廠、國電東北電力有限公司等25家企業掛牌督辦,責令限期整改。
環保部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檢查企業62萬余家(次),責令停產15839家,關停取締9325家,罰款23227家。同時,環保部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案件3件,直接立案2件。7批次對14起違法問題掛牌督辦。
除了對企業進行掛牌督辦外,對于環境問題突出的地方,環保部同樣給予掛牌督辦。
今年3月,環保部分別下發《關于對山東省臨沂市大氣污染問題掛牌督辦的通知》、《關于對河北省承德市大氣污染問題掛牌督辦的通知》,對臨沂、承德的大氣污染問題進行掛牌督辦。
在環保部對地方環保工作施壓之下,地方環保部門的掛牌督辦工作也在積極開展。
今年8月廣州市環保局公布了2015年廣州市掛牌督辦突出環境問題及重點企業名單,包括中石化廣州分公司、梅山熱電廠在內的29家重點企業被廣州市環保局、廣州市監察局聯合掛牌督辦。
福建省環保廳在今年1月,對第一批18家企業因違法排污問題進行掛牌督辦。同時,今年3月,再一次將10家存在危險廢物管理突出問題的企業列為今年第二批督辦企業并予以省級掛牌督辦。
自然之友總干事張伯駒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掛牌督辦案件數量增多,體現的是環保執法者嚴格執法的態度,能對被掛牌督辦的對象,甚至是相關方都能形成較好的震懾效果。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要想更好遏制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督促地方政府加強環境治理,真正做到對本區域內環境負責,僅靠掛牌督辦仍顯得力度不夠,可能還需要將新環保法中更多的手段加以運用,形成一套治污“組合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