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9-23 23:40:12
受外圍市場影響,恒生指數昨日(9月23日)在低開1.23%后持續下挫,午后進一步下跌,最低見21008點,下跌778點,跌幅達3.57%,距21000點大關一步之遙,這也是近一個月來港股市場盤中最大跌幅。截至收盤,恒指報收于21302.91點,跌493.67點,跌幅2.26%;國企指數報收于9570.25點,跌265.14點,跌2.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賈麗娟
◎每經記者 賈麗娟
受外圍市場影響,恒生指數昨日(9月23日)在低開1.23%后持續下挫,午后進一步下跌,最低見21008點,下跌778點,跌幅達3.57%,距21000點大關一步之遙,這也是近一個月來港股市場盤中最大跌幅。截至收盤,恒指報收于21302.91點,跌493.67點,跌幅2.26%;國企指數報收于9570.25點,跌265.14點,跌2.7%。
港股表現自然與內地經濟數據關聯甚密。此前有市場人士估計,9月財新制造業PMI初值將或為47.5,比前一月的47.3略好,但9月數據為47.0,創下6年半新低。
對于后市,多數分析人士均認為港股市場將維持震蕩,如凱基證券亞洲董事兼研究部主管鄺民彬認為,內地PMI未有改善,未來幾天港股料將繼續疲軟,入市者以短線炒作為主;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也認為,目前市場受美國是否加息的預期、內地經濟數據、國慶假期和期指結算等因素影響,港股大市短期將維持“悶局”。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認為,仍需謹慎觀察美國加息預期,新興市場受其走勢影響較大。
不過,由于港股市場目前的低估值狀態,也有市場人士表示樂觀。華融國際證券聯席董事李偉杰認為,對后市仍有憧憬,因為很多公司股票下跌至“抵買(粵語,意為實惠、便宜、性價比高)”的水平,建議投資者在波動市中考慮具有抗跌力的基建概念股,包括中國中鐵及中國鐵建,均已見低位。
事實上,內地機構已紛紛布局港股,一個個港股基金正陸續成立中。另一個較為明顯的證據是滬港通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7月9日以來,內地資金持續穩定地流入港股,從7月9日至昨日的50個交易日內,僅有5天出現資金的凈流出,其余45個交易日均為凈流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