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1-05 23:05:43
首屆中國-以色列科技創新投資大會吸引了130多家以色列企業和近百家中國企業參加,參會企業集中在智慧城市、醫療器械、農業科技、清潔技術、互聯網、移動通信等領域。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馮彪
每經記者 馮彪
“每8個小時就有一項技術突破。”1月5日,在首屆中國-以色列科技創新投資大會開幕式上,以色列一名與會官員表達了對以色列科技創新的信心。
本次投資大會也正是以創新、創業、新技術為主要內容,匯聚了來自以色列的優秀企業和中國投資機構的決策者,共同探討如何整合雙方資源,以解決商業、創新和跨國投資的關鍵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了解到,本次大會是由以色列經濟部、中國科技部、以色列駐華大使館、英飛尼迪集團共同發起,旨在促進中以科技、創新及投資領域的企業合作對接。
本次投資大會吸引了130多家以色列企業和近百家中國企業參加,參會企業集中在智慧城市、醫療器械、農業科技、清潔技術、互聯網、移動通信等領域。
記者了解到,以色列國內研發投資占GDP比重達到4.21%,為世界第一。先進的學術研究、全面的政府支持及強勁的國防產業使得以色列在世界研發領域占據了優勢地位。
以色列國家基建、能源及水資源部長Yuval Steinitz認為,中國的市場潛力和以色列的創新能力可以實現優勢互補。記者注意到,自1992年建立外交關系以來,中以兩國的經貿往來密切,2014年,中國和以色列貿易額達到108.8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以色列的合作中,科技領域的合作一直是重頭戲。中國科技部副部長陰和俊在大會開幕式上介紹,中國一直把以色列作為科技創新合作的重要伙伴。早在建交之后的第一年就達成科技創新合作協議,2014年5月,兩國簽定創新合作備忘錄。陰和俊建議兩國科技企業加強交流,開展合作。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工商金融總經理弗蘭克·方認為,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必須要將科技創新作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中國在創新創業方面可以從以色列借鑒經驗,例如,應學習以色列產業鏈上的各類企業分工合作,大企業和小企業如何發揮各自所長等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