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12 15:54:44
跨境電商稅收新政出臺后,網易考拉海購(以下簡稱考拉海購)調整了運營策略,不再完全自營而是自營+商家入駐結合??紤]到新政4月8日才開始實施,其對網易電商業務的規模增長和毛利率有何種影響,有待進一步觀察。
每經編輯|趙娜
每經記者 趙娜
外界對網易的標簽,一個是門戶,一個就是游戲。盡管游戲為網易貢獻七成以上的收入,但網易并非是一家純粹意義上的游戲公司,其對電商業務一直抱有野心。
今日(5月12日),網易公布了截止到2016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該季度,網易凈收入79.15億元(12.28億美元),同比增長116.3%,其中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凈收入同比增長257.8%至15.07億元(2.34億美元);凈利潤24.61億元(3.82億美元),同比增長94.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跨境電商稅收新政出臺后,網易考拉海購(以下簡稱考拉海購)調整了運營策略,不再完全自營而是自營+商家入駐結合??紤]到新政4月8日才開始實施,其對網易電商業務的規模增長和毛利率有何種影響,有待進一步觀察。
超七成收入由游戲貢獻
財報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網易的凈收入和凈利潤兩指標均創歷史新高至79.15億元(12.28億美元)、24.61億元(3.8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6.3%、94.6%。
網易的主營業務包括游戲、廣告,以及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三類。按收入規模,游戲仍是當之無愧的支柱業務。按增幅,亮點是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在過去數個季度大幅增長。
分業務來看,該季度,網易的在線游戲服務凈收入60.15億元(9.33億美元),同比增長104.5%;廣告服務凈收入3.93億元(6098萬美元),同比增長32.0%;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凈收入15.07億元(2.34億美元),同比增長257.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繼續對比后發現,廣告服務和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的凈收入相較去年四季度的6.09億元(9401萬美元)、17.91億元(2.77億美元)均出現下滑,環比降幅分別為35.5%、15.9%。
對于一季度業績,網易公司首席執行官兼董事局主席丁磊表示,“雖然宏觀經濟環境下行帶來了嚴峻挑戰,網易仍是廣告主們的優先選擇。這得益于網易新聞客戶端的良好表現和網易移動產品矩陣的整體布局。本季度在線廣告業績依舊強勁,尤其是來自交通、網絡服務和通信服務三大行業的廣告收入。此外,我們的電商業務如考拉海購繼續穩健發展。第一季度,考拉海購呈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凈利潤也得以提升。”
考拉海購改變純自營策略
財報同時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網易毛利潤45.87億元(7.11億美元),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為42.20億元和24.89億元;綜合毛利率58.0%,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為53.4%和68.0%。
單看網易近幾年持續開墾的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毛利率在一季度為20.4%,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為6.0%和38.9%。網易稱,該項毛利率的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第三方彩票業務暫停導致的。毛利率環比增長的主要原因則是,考拉海購等網易電商業務毛利率的改善,以及某些電商產品由自營模式轉變為平臺模式帶來的毛利率的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自4月8日起,我國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企業對消費者,即B2C)進口稅收政策,并同步調整行郵稅政策,以往應征稅費在50元及以下免征的政策已成歷史。
對于網易電商的思路和前景,鼎堃跨境電商俱樂部創始人徐鼎鑫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通過163郵箱、游戲等業務的流量導入,網易其實一直在嘗試做電商。目前除了考拉海購,還有網易秀品和網易嚴選,后兩平臺分別定位在跨境服飾類時尚電商、ODM電商。
徐鼎鑫對記者表示,網易去年在寧波拿了數萬平米的倉庫,意在直郵和保稅兩種模式同時進行,非標品做直郵,標品用保稅模式做長尾產品。新政出來后,對跨境電商來說不利于之前拼命拿貨即規模化采購的保稅模式,利好直郵模式。
記者日前就此了解到,考拉海購調整了運營策略,從此前的完全自營模式,變成了自營+商家入駐結合,并且設定了包郵門檻。而考慮到新政4月8日才開始實施,因此對網易電商業務的規模增長和毛利率有何種影響,還要結合今年二季度起的業績來看。
丁磊則在財報發布后的分析師電話會議環節稱,政策變化也使得網易調整了一些策略,但受到的影響其實不大,仍對未來跨境電商業務充滿信心,并相信貿易的全球化對網易電商未來是利好方向。
“至于在財務和毛利潤率方面,公司一直保持嚴謹的管控理念,19年的經營中就可以看出網易不是一家輕易去燒錢的公司,相信最終我們在財務方面的回報將是穩健的,遠遠優于行業同等水平。”他還稱,考拉海購引入第三方平臺模式只是一個補充,主要還是以自營為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