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19 16:35:09
我駛過最遠的路,是汽車經銷商們的“套路”。
買輛好車是許多人的夢想,要是價格再低一點就更誘人了。
比如這位白菜價買二手寶馬的朋友。據杭州交通91.8報道:
5月9日,張女士在一家微店上發現一輛二手寶馬3系轎車,標價17.3元。
考慮到很多網商都會推出限時限量搶購的活動,她信以為真果斷下單,并支付了17.3元的購車款,系統提示付款成功。
然而幾天后,張女士致電賣家,卻被告知:是操作失誤,價格標錯了!而且對方態度不太好,還出言不遜:
“你腦子不太好”。
“腦子不太好”。
“不太好”。
……
有律師表示,如果是賣家僅僅是標錯數字,那就是一種失誤;如果是故意以低價為誘餌,誘使消費者關注并購買其他的商品,就涉嫌價格欺詐。
幾十萬的車用十幾塊錢買,這么大的落差,大家自然不信,但如果只是打個7折8折,你會不會動心呢?
寶馬5系“網價”七折銷售
真實價格就……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一輛指導價為43.56萬元的寶馬520Li 2014典雅型轎車,在網上搜到的最低報價可以達到33.76萬元,打了7折多。
而一輛2016款奧迪Q5 40 TFSI進取型,官方指導價為38.34萬元,網上最低報價僅為26.13萬元,折扣低到了6.8折。
這種超低折扣與汽車廠家品牌授權渠道4S店的真實價格相去甚遠,真的有這么“實惠”嗎?消費者又真的能以網上所標的低價拿到車嗎?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發現,并不能。
“網上寫的價格不靠譜,到店的價格需要重新計算,一般會比網上寫的價格高一些。”
——北京寶誠百旺4S店的一位銷售人員如是說。據了解,網上提供的超低折扣價格往往需要很多附加條件,比如:
必須參與以舊換新的活動;
必須在店捆綁購買價值達數萬元不等的禮包;
強制采取分期付款的支付方式;
有的店鋪甚至要求,購買人或直系親屬工作單位為世界500強才能享受優惠。
以上述寶馬520Li 2014典雅型為例,北京某4S店的網絡報價為35.7萬元,但如果要按以35.7萬元價格買到該車型,需要答應附加條件,包括“參與二手車置換;在店鋪辦理金融分期;購買該店價值2萬元的大禮包等”。
這樣算下來,實際成交價為35.7+2=37.7萬元,綜合折扣僅為8.65折。而且這還沒有算上在4S店進行二手車置換被“惡意”壓價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在4S店進行置換的二手車估價僅為市場成交價的70%——80%,這也成為4S店間接提高新車利潤的方式之一。
另外,還有一類網絡上的“虛假報價”則直接是欺騙消費者,以較低的價格吸引眼球,誘使消費者到店購買,等真正購買時,再告訴消費者,之前所標注的價格,為網站自己所標“虛假”價格,真實價格需重新核算。
對消費者而言,虛假的價格最終帶來的都是困擾與不爽。
“虛假”報價并非長久之計
經銷商請長點心!
對于網上“虛假”報價的現象,垂直網站也采取了很多管控措施。一位垂直類汽車網站的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
對于經銷商發布的促銷價格,汽車網站有嚴格的審核管理機制,在經銷商發布價格后,會通過審核、核實限制條件等,然后進行價格的上線;
對于已經上線的價格,汽車網站嚴厲打擊經銷商的“虛假報價”,一旦發現會對經銷商進行下線處罰,并終止合作。
然而,由于互聯網線索對于經銷商售車的重要性逐年提升,使得“虛假”報價現象仍頻繁發生。
▲有數據顯示,中國網民增長趨勢與汽車市場一致。
圖片來源:網易汽車
據了解,互聯網帶來的直接成交量已在經銷商總成交量中占有相當大部分比例,因此,與互聯網平臺合作的經銷商數量也在增多。以汽車之家網站為例,2015年,參與汽車之家銷售線索訂閱服務的經銷商客戶,達到21705家,同比增長22.1%。
雖然這為經銷商開拓了市場,但另一方面,在互聯網這個復雜的平臺上,部分網站投機取巧,利用“虛假”報價吸引消費者眼球,為經銷商帶來數量可觀的銷售線索。然而,這類銷售線索最后往往很難轉化為真正的銷售訂單。
據了解,比較好的汽車網站所帶來的銷售線索轉化率一般保持在10%以上,而一般互聯網平臺帶來的銷售線索轉化率在6%左右。對于經銷商來說,“虛假”報價會大大降低他們的信譽度。
“部分經銷商經常采用‘虛假報價’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這種行為無異于殺雞取卵。”北京博得寶寶馬4S店銷售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
“一般大型經銷商會考慮公司在顧客心中信譽度,不會采取這種自砸招牌的行為。”
對于汽車廠商來說,“虛假”報價對其品牌也是有極為負面的影響。業內人士表示,汽車廠商并不愿意看到汽車售價遠低于市場參考價的現象,過低的汽車售價在一定程度上對汽車品牌效應是有損害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