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車險費改周年考:6份監管函背后隱現“價格戰”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06 12:19:22

          5月31日,保監會官網連發6道監管函,點名6家試點財險分公司因實際綜合成本率與預期值發生嚴重偏離,要求暫停使用商車費改條款,并責令其重新修改費率條款。消息一出,市場嘩然。那么,被責令停止銷售車險的具體原因是什么?處于劣勢的中小險企又該如何才能在費改大潮中求得生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涂穎浩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涂穎浩

          2015年6月1日,商業車險條款費率市場化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改革緊緊圍繞“放開前端,管住后端”,逐步將商業車險產品的制定權交給市場主體,將商業車險產品的選擇權交給消費者。正值商車費改一周年之際,5月31日,保監會官網連發6道監管函,點名6家試點財險分公司因實際綜合成本率與預期值發生嚴重偏離,要求暫停使用商車費改條款,并責令其重新修改費率條款。

          消息一出,市場嘩然。那么,被責令停止銷售車險的具體原因是什么?商車費改在6月底即將在全國鋪開,在激烈的市場化競爭中,保險公司將面臨怎樣的監管?處于劣勢的中小險企又該采取何種策略才能在費改大潮中求得生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中小險企普遍虧損

          被點名的6家分公司分別是安誠保險河南分公司、安華農險內蒙古分公司、華安保險內蒙古分公司、大地保險寧夏分公司、渤海財險湖南分公司、中華保險湖南分公司。這六家企業被暫停車險費改新品的原因,均是車險綜合成本率較報批請示及其補正材料中報送的車險預期綜合成本率發生重大偏離。

          據了解,試點地區保險公司在開展正式試點之前都會根據之前三年的綜合成本率水平設定一個預期值,并每月向當地保監局報送數據,當監管部門發現實際水平超過預期值的時候就會予以高度關注。另外,償付能力充足率水平也是監管對保險公司進行監管的重要指標。

          因手續費而導致的惡性競爭,更是成為費改過程中的監管著重考慮的風險點。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日前指出,需要警惕綜合成本率的結構變化:在綜合賠付率下降同時,綜合費用率上升,說明行業費用競爭有所加劇,行業運營效率仍然不高。

          一位保險公司內部人士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車險綜合賠付率下降主要是因為商業車險費率改革中的NCD系數(無賠款優待系數)與出險次數掛鉤,試點后,小額賠付案件減少;在監管基本放開手續費限制的背景下,很多中小險企為了獲客打價格戰,不僅導致綜合成本率居高不下,還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競爭。”

          上述人士認為,以過高的費用率搶占市場、上報給保監會的商車費改方案中測算的平均折扣與實際執行的偏差過大,也是上述6家分公司被叫停相關業務的重要原因。

          記者注意到,河南、內蒙古、寧夏、湖南四地均為第二批試點地區(年初開始試點),且非保險大省。來自同業的一組交流數據顯示,2016年一季度,第二批試點地區的賠付率為55.52%,略高于第一批試點地區的53.36%,低于非試點的61.61%;綜合費用率方面,試點地區較非試點地區要高出很多,第一批試點地區高達40.82%,第二批試點地區達到38.85%,高于非試點地區的38.36%。

          商車改革對保險公司在風險識別、風險定價、客戶經營和資產配置方面提出很高的要求,相對于中小險企,大型險企在改革中顯然占有更多的優勢。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一季度,前三大財產險公司人保、平安以及太保產險的車險綜合成本率都在96%~99%之間,而在59家經營車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中,有49家中小公司出現承保虧損,虧損面達到83%,其中,34家車險綜合成本率超過105%,27家超過110%。

          實力對比懸殊的尷尬格局,正是中小險企更為激進的背后原因。

          業內:“地板價”只是暫時的激進之策

          中小險企憑借“船小好調頭”的優勢,為搶得競爭優勢,率先降價、提高手續費,實現的一定程度的市場領先并不可持續,這種優勢在大型產險公司效仿后迅速減弱——大型險企在費改進程中也有不同的打法。一位大型險企內部人士在與記者交流時表示:“作為大公司,也會根據市場變化對自身的費率水平做動態的調整。”

          以費改后市場規模變化而言,今年一季度,前三大財產險公司人保、平安以及太保產險市場份額合計66.14%,相較去年同期增長0.5%。大型公司市場份額的上升,意味著中小型公司市場份額的下降。在商車費改中,中小保險公司的正在進一步喪失市場地位,而部分中小險企甚至面臨著退出車險市場的抉擇。

          從監管方向來看,中小險企若繼續走傳統的價格戰路線,勢必沒有出路。保監會此前曾強調,“保險監管部門重點加強對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的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健全對商業車險條款費率擬定、使用、回溯、調整的監管體系”。從近期看,要通過加大監管力度來治標,監管部門近期要花大力氣,出重拳、動真格、抓典型,通過嚴查重罰對市場形成強大震懾。

          面對市場改革的重壓,中小險企應該如何突圍?

          據記者了解,各家險企的商業車險仍需使用行業協會發布的示范條款和基準費率體系,能調整的范圍僅有兩個參數:渠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但基于改革過程中,中小保險公司處于的夾縫地位,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各公司定價能力的提高和行業大數據的不斷完善,應該盡快允許保險公司報備創新型車險條款和費率。

          車險無憂董事長兼CEO帥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車險費改以來,以“出險次數”影響保費折扣的政策受到廣泛關注,出險多少直接和保費關聯,這從根本上推動了車主對主動安全駕駛的關注。保監會通過費改鼓勵‘多樣化、個性化、差異化’的汽車保費,把定價權交給保險公司、把選擇權還給消費者,鼓勵保險公司搜集數據進行‘風險保費’定價,未來更多來自‘人’的駕駛因素、駕駛習慣、駕駛風險將成為保費折扣的因子,這也體現了車險的社會價值。”

          帥勇認為,費改地區現階段的“地板價”,只是費改后保險公司缺乏數據定價的“激進之策”,未來隨著車主風險的可識別、駕駛風險數據的搜集,必將會回到費改的本質:通過每一個人的風險,制定出更科學和人性化的保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6份監管函背后隱現“價格戰”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文无线码 | 中文字幕Av在线综合网 | 亚国产亚洲亚洲精品视频 | 日本乱中文字幕在线系列 | 日本乱码伦视频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