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13 09:59:33
2008年4月30日,華安成立了旗下首只債券基金——華安穩定收益債券基金,基金經理正是賀濤,這只基金他一直管理到現在。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華安穩定收益成立以來回報率達到77.03%,年化收益率7.31%,2015年回報率高達10.8%,憑借持續穩定、優秀的業績,在《中國基金報》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基金業英華獎”評選中,賀濤獲得“五年期固定收益類最佳基金經理獎”。
每經編輯|宋雙
華安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 賀濤
賀濤不常發朋友圈,只是偶爾轉發一些和投資有關的文章。不過今年初,他曬了兩次照片,一次是他和兒子輪流抱著剛出生的女兒,笑得很幸福;一次是兒子在玩攀爬繩索探險樂園,他站在一旁從各個角度抓拍。
“每天7點下班回家,我都會抽出1、2個小時陪小孩,他們睡覺了我再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這也是同事們感到最佩服的地方:賀濤作為華安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不僅管理多只產品,還要帶團隊,工作很滿,每天卻依然能擠出時間變身超級奶爸。
2008年4月30日,華安成立了旗下首只債券基金——華安穩定收益債券基金,基金經理正是賀濤,這只基金他一直管理到現在。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華安穩定收益成立以來回報率達到77.03%,年化收益率7.31%,2015年回報率高達10.8%,憑借持續穩定、優秀的業績,在《中國基金報》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基金業英華獎”評選中,賀濤獲得“五年期固定收益類最佳基金經理獎”。
2015年上任固定投資總監之后,賀濤認為工作仍是以投資為主。“我必須要和大家有共同語言,這個共同語言就是投資。管理團隊,其實就是讓大家能更好地在一起就投資進行討論、收獲和成長。”
工作和家庭之間需要平衡;管理團隊,基金經理們之間也需要平衡;固定收益投資最難的部分,賀濤認為,也在于平衡各種風險。
多年來,賀濤一直在修煉屬于自己的“平衡術”,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他就像站在蹺蹺板上,努力去找到那個平衡點。
高度
賀濤最近在讀《一炮走紅的國家》,一本關于新興國家經濟史的書。“其實我對歷史書籍很感興趣,主要想看看這些國家怎么成長?怎么衰退?未來有哪些可能?從中有沒有可以借鑒的。”
“做投資不光要勤奮和專業,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還要盡可能地把視野放得更寬一些,比如讀讀歷史。投資是收集、分析信息然后做出判斷,而信息的來源是多元化的。”他說。
固定收益投資更是要把眼界打開。“投資債券的實質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分享實業成長的紅利,因此回報率與宏觀經濟波動息息相關,現在經濟處在轉型期,實體的回報在下降,你卻依然抱著高收益率的要求,這是不太切合實際的。”
除了傳統的債券投資之外,賀濤還兼顧著風險較高的可轉債投資,而且他做得很不錯。根據他的經驗,“往往賺錢是在股市比較低迷的時候,沒人去理這個產品,但如果放長到1年的時間來看,是會給投資者帶來驚喜的。”他管理的華安可轉債,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的累計收益率超過150%。
多年專注的投資和研究,賀濤對于各種經濟數據、行業數據信手拈來,他要求自己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理解市場,洞察背后的周期和規律,不犯趨勢性錯誤。盡管在他看來,“基金經理每天都在犯錯,只不過做得好的基金經理犯的錯少一點。”
從學生時代到進入職場,賀濤這一路走得井然有序。求學時期,賀濤是金融工程方向的金融學碩士,畢業之后便加入長城證券做債券研究員,但在賣方做研究,他感到聚焦在投資上的精力有限,他希望自己能夠一心一意做投研。2005年華安基金對外招聘固收團隊,他當時就投了簡歷,如今賀濤來華安已經11年了,他陪伴和見證了華安基金固定收益團隊從無到有,產品數量從0到26只,固定收益管理規模從0到725億元。
作為基金經理,賀濤也感到不小的壓力和困難。“從業這么多年,還是能感受到業績的壓力。基金經理不光有智商,還要有情商。另外,對成功和失敗的理解也很重要,如果太著迷于結果,可能做不好投資。”
賀濤認為,固定收益投資最困難的部分是如何平衡風險,“一個組合里,有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也有信用風險,對于一只開放申購贖回的基金來說,你想要抓住平衡點,需要綜合對信用市場變化、申贖變化等眾多因素的判斷,同時還要跑贏對手,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秘訣
賀濤喜歡笑,有同事評價說,“濤哥是很有意思的人,經常笑。大家說起濤哥,全是好話,沒有人說他不好。”
盡管深受同事歡迎,但他認為自己并沒有所謂的“管理哲學”:“其實每個人都很聰明,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固定收益投資很講究團隊合作,眾人拾柴火焰高,每個人都需要有開放的心態。”
華安的固定收益團隊由23位專業人士組成,包括7位基金經理、3名投資經理、8位投資助理和研究員,以及5位交易員。他們從業經驗相當豐富,核心骨干都經歷過十年以上的市場歷練,具備較強的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和各子市場的判斷能力。
賀濤還會回憶起2008年發行華安穩定收益債券基金時的情況,作為基金經理,他幾乎跑遍了全國,“當年去過全國很多地方推銷,很辛苦,現在產品鋪設越來越多,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在基金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的同時還能保證業績呢?我們推出了策略小組制度。”
所謂策略小組,是將管理同一類型基金的基金經理組成一個小組,比如貨幣基金小組、純債基金小組、保本基金小組等,小組內部會進行投資策略的討論,基金經理們互相交流、分享意見。“所以我們雙掛名、甚至三掛名的基金會比較多,其實這是團隊力量的體現。”
“我們團隊強調的是,投資不要太激進,不要為了排名做投資,我們鼓勵以絕對收益為導向來做,短期內可能排名不是那么好看,但拉長來看,效果會非常好。”賀濤說。
事實也確實如此。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華安基金固定收益部助理總監鄭可成管理的華安保本最近一年、最近兩年收益率分別達21.83%和76.41%,在同類50只和34只保本基金中均排名第1。2015年,華安保本更是以42.55%的回報摘得保本基金冠軍。蘇玉平管理的華安強化收益債券A、B最近三年分別取得了53.94%和52.05%的總回報,均位居同類155只混合二級債基前1/5。今年《中國基金報》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基金業英華獎”評選結果揭曉,鄭可成榮獲“五年期純債型最佳基金經理獎”,蘇玉平榮獲“三年期二級債最佳基金經理獎”。值得一提的是,蘇玉平已經連續兩年蟬聯“最佳基金經理”稱號。
進入2016年,債市黑天鵝頻飛,違約事件不斷,整體回報率下滑,但華安旗下的債券基金一直表現穩定,收益率位居市場前列。“現在要特別小心,投資需要淡化企業屬性,聚焦于企業真實的經營情況、負債情況、償債能力等。”
賀濤認為,信用風險的上升其實有利于融資環境的正常化。“之前的信用市場是不正常的,信用利差很小,現在分化是好事情,有了正常的風險溢價,資源才能得到充分配置,這也為投資提供了機會。”
2005年進入華安,賀濤參與設計了華安內部債券評級體系,這套系統為公司固定收益投資嚴控風險提供支持,猶如“金鐘罩”讓華安基金在債券投資過程中能較為有效地避開風險“地雷”。“它是完全獨立于外部評級系統的,有時外部評級能給到AAA,我們這里可能不通過。”
隨著近年來經濟轉型和調整,賀濤發現通不過內部評級的債券的比率在逐漸升高,從20%、30%甚至到了40%。“這也造成了我們投資上的一些疑惑和思考,但最終決定還是要尊重系統。回過頭來看,確實避免了很多風險。”
該系統也挖掘了很多投資機會,“2008年發的很多地產債,很多人不敢投,但我們自己的評級體系顯示沒有什么問題,于是大膽地去投資,最終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文/又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