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27 21:09:11
今天即便股市出現諸多利空,但有一路資金的流入卻創出11天新高。這一路資金到底是誰?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朱萬平 袁東
每經記者 朱萬平 袁東
“萬水千山總是情,分手也要送漲停!人間自有真情在,分手幫你買欣泰”——今日(7月27日),面臨退市的*欣泰突然拉漲停,一時間引發段子無數,但與此同時,指數卻意外跳水:滬指跌1.91%,創業板指跌5.45%。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記者注意到,市場普遍認為今日指數大跌與《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已下發的消息有關,但即便有如此利空,有一路資金的流入卻創出11天新高。這一路資金到底是誰?
*欣泰漲停大盤下挫 段子手集體出動
今日,*欣泰上演了從跌停到漲停的“好戲”,讓市場大感意外,死多頭李大霄也沒有鼓吹做多,而是發微博稱,“警告:賭欣泰是一條不歸路!為人妻或為人夫者不可去賭,為人父母者不可去賭,還沒有男朋友或女朋友者不可去賭! 有老要養者更加不可去賭!”
在*欣泰漲意外漲停的同時,大盤也意外下挫。由于以前每逢招商證券召開策略會大盤必跌,網友戲稱為“招商魔咒”,細心的網友發現,7月27日指數下跌當日,正好是招商證券宏觀固收中期研討會召開的日子。對此,段子手們也進行了發揮: “大盤暴跌的原因找到了:論做空,我們只服招商證券策略會!”
今日大盤下跌,原因自然不是段子能解釋的。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記者注意到,市場普遍認為,以下三大因素或與今日大跌密切相關:
1.高層強調去杠桿: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在關于降成本的表述中,提到“抑制資產泡沫”,引發各方關注。
2.銀行理財監管出現新動向:7月27日,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銀監會于本月在2014年意見征求稿基礎上,已初步形成了新的《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意見征求稿)》并下發至銀行。其中5條內容引人關注:①禁止發行分級產品;②銀行理財業務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本行信貸資產及其受(收)益權;③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本行發行的理財產品;
④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除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之外的證券投資基金;⑤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境內上市公司公開或非公開發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權,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非上市企業股權及其受(收)益權等。
3.監管形勢趨嚴:分析人士認為,從最嚴重組(借殼)新規出臺,到近期重拳整治定增亂象,防止定增套利、避免過度融資,IPO審核趨嚴,再到遏制“虛擬現實”、“石墨烯”、“人工智能”等熱點題材炒作等,監管層抑制市場非理性炒作的意圖明顯。
私募:關注資金護盤銀行股
對于今日大盤下跌,上述與之相關的原因中,銀行理財產品監管動向最受關注。中金公司即認為,今日下跌估計與市場傳聞的有關理財監管有關。
中金認為,今年下半年金融領域里重點的工作是防風險、疏通渠道、去杠桿,把資金盡量往實體經濟“驅趕”。一行三會近期的監管動作頻頻,已經體現了這樣的意圖。
那么,對于當前行情,一向被認為操作靈活的私募怎么看?
朱雀投資一位高級研究員對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記者表示,大家總是喜歡根據結果來找原因。從事后分析,可以找出千百種原因來解釋,今天中金出的報告已能很好地解釋大跌的原因了。
記者追問其對后市看法,該研究員表示:今天尾盤時,明顯有資金在護盤銀行股,不排除是“國家隊”所為。因為近來新股發行節奏明顯加快,“國家隊”或許是考慮到市場承受力,所以有護盤動作。如果這個猜測可以成立,則之后藍籌權重股可能會表現比較穩定,中小盤股票下跌風險會更大,很可能弱于大盤。
滬股通凈買入創11天新高
港資一向被認為是精確抄底的資金。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記者注意到,滬股通額度使用在今日10時30分之前還較少,但之后可以明顯看到港資在加速買進A股,最多時滬股通額度使用達13億元。最終,全天滬股通額度使用額度10.75億元,資金凈買入額為9.76億元。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滬股通今日9.76億元的凈買入額已創出7月13日以來的11個交易日新高。
今日,滬股通資金凈流入最多的個股前三名分別是:伊利股份(600887,SH)、青島啤酒(600600,SH)和長江電力(600900,SH),凈買入金額分別為1.53億元、1.12億元和0.91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