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18 11:55:59
未來二十年之內,北京周邊的軌道交通要像東京和紐約看齊。
每經編輯|王杰
如果你住在河北大廠,但在北京工作。那么你的生活,估計大抵如此:
6:00,準時出門(只能更早不能更晚,你懂的~)
8:00,到達地處北京東邊的公司(如果幸運的話~)
18:00,如果能準時下班→
21:00,還能回家看到晚9點的黃金檔電視劇第二集…
當然,如果遇到交通擁堵,你能在當天回到家已經算幸運了,堵到半夜12點的情況,并非沒有過,而這,據說就是很多東邊兒“北漂er”的生活。
這種生活,簡直已經成為了一種市況:每天下班以后,在國貿橋到大望橋之間這段路顯得異常擁堵,私家車、公交車排起了長龍,每一個公交站牌前幾乎都排開了長隊,人數多時每隊不下百人,人行道擁擠不堪,場面頗為壯觀。
而路邊的公交車,930路、811路、812路、819路…幾乎都是開往燕郊、大廠、香河的。
北京通州地鐵草房站外、北京六里橋等地段,也滿都有排長隊回燕郊等郊縣的上班族。
很多人感嘆,早在2007年就是說“燕郊開通地鐵”,但快十年了,這敢情只是在賣房子的口里能實現啊~
就拿燕郊來說,它是距離北京最近的衛星城,由于京津冀一體化的推進和通州副中心確立的利好,這里樓盤的售價已經漲到了2.5萬-3萬/平,即使到目前,該區域仍未開通地鐵。
預期和計劃,能夠給房地產帶來短期漲價的助力,但房地產增長的長期動力,依然來源于城市和人群的真實增長。
目前,限制人口的北京,已經成功地把一部分人移到了周邊的燕郊、大廠、廊坊等地常住,但問題是,這群人一點都不快樂。試想,每天一早趕上班,很晚才能回家。這樣的生活,能談得上幸福嗎?
“京津冀一體化”的作用是疏解北京產業、人口、交通、環境的壓力,但成功的前提應該是環京地區的經濟發展,以及更重要的,人們生活基本需求的滿足,甚至幸福的提質。
因而,改善環京地區公共交通,必然也已經成為環京地區要處理的大問題,這是所有購房者的期望,可喜的是政界學界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不久前,平谷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了軌道交通平谷線的新進展,作為北京市首條與河北連通的軌道交通線路,平谷線全長74公里,途經河北省三河市,最終抵達平谷區。目前方案已報送市規劃委審批。
據已經發布的平谷線軌道示意圖顯示,軌道交通平谷線西起14號線東風北橋站,途經朝陽區、通州區、河北省三河市,東至平谷新城泃河灣站。整條線路將設5座換乘站,分別在東風北橋與14號線換乘,在北崗子與12號線換乘,在曹各莊北與3號線換乘,在徐辛莊與S6線換乘,平谷西站也將設一換乘站。
建成后,平谷線將成為京津冀三地區域快線的樣板線,預計線路開通后,從平谷到達北京城區僅需45分鐘。
據介紹,該線路總投資約231.7億元,目前軌道交通平谷線平谷段基本確定,線路規劃方案已報送市規劃委審批,市規劃委正在開展平谷線規劃方案征集意見工作。
實際上,早在去年,備受關注《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4-2020)》,經國家發改委會同住建部審核后,獲得正式批復。未來4年,北京將建設12條地鐵,其中包括京津冀首條區域快線、北京首條城市APM線等。
這12條地鐵線路建成通車后,北京軌道交通的通車里程將達到998.5公里。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最近在《北京日報》撰文表示,將全世界千萬以上人口的知名城市進行比較會發現:東京市郊鐵路2000多公里,地鐵304公里;倫敦800萬人口,周邊城市軌道交通3242公里,地鐵415公里;紐約市郊鐵路1632公里,368公里的地鐵;巴黎核心區200萬人口,大區80萬人口,1883公里市郊鐵路,215公里的地鐵;首爾市郊鐵路269.8公里,地鐵約200余公里;上海市郊鐵路56.4公里,地鐵617公里;北京市82公里市郊鐵路,地鐵554公里,地鐵公里數超出其他城市。
“這些數字很有意思,說明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之內,北京周邊的軌道交通如果政策得當,會得到比較大的發展,要像東京和紐約看齊。”
在發展交通的同時,首經貿大學趙秀池教授也指出,城市發展確實需要交通先行,但關鍵是當地要宜居宜業才能把人留下來,使中小城市不斷擴大。因此,從源頭上做好城市圈規劃,讓中小城市突出自己的特色,實現城市間協同發展尤為重要。
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表示,城市圈發展要突破城市級別,應該按照整個都市圈架構發展的實際需要去發展,而不是集中在特大型城市周圍,形成“燈下黑”的狀況。
“可以按照產業鏈和產業規模體系來進行大中小城市的布局,而不是把優勢資源都集中在超大城市,包括社保等行政附加資源,在城市圈發展中是要突破的。”
從目前情況看,由于北京有2300萬人口紅線,今年上半年常住人口又首次出現下降。但要進一步減少北京的常住人口,不能光靠提高居住成本、轉移產業、打擊群租現象。
而應該大力發展北京和周邊城市的地鐵,讓更多為北京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北漂”能夠在周邊小城獲得自己的“恒產”——住房,并且能夠正常居住。
環京地區交通、產業、人口、城市規劃到底應該如何理解,環京房地產價值的最新趨勢又是什么?
10月26日,《每日經濟新聞》攜手中指院舉辦的“2016年價值地產(北京)城市沙龍”,將帶給您詳實專業的解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