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9 18:03:38
和公映前一邊倒的口碑炸裂不同,上映以來,《神奇動物》的評價有些兩極分化。而且并非是粉絲就會捧,不是粉絲就會摔。《神奇動物》和《哈利·波特》小說差的太遠了。這種差距,也讓人惋惜,要是拍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時也有如此美妙的特效和巨制,那該是何等炸裂。
每經編輯|白蕓
每經影視實習記者 白蕓
《神奇動物在哪里》(以下簡稱《神奇動物》)是由哈利·波特系列原作者J·K·羅琳創(chuàng)作,是哈利·波特系列的衍生作品。據羅琳所言,“神奇動物”系列將有5部,本次上映的是該系列的第一部。
僅上映4天,《神奇動物》的票房就“一路小跑”過3億。
《神奇動物在哪里》票房超3億元(截至11月29日下午4時30分許)
不過,和公映前一邊倒的口碑炸裂不同,上映以來,《神奇動物》的評價有些兩極分化。而且并非是粉絲就會捧,不是粉絲就會摔。據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觀察,反而是許多非粉絲覺得好看到炸裂。粉絲在興奮滿足的同時,往往有那么點惆悵的失望。
原因很簡單,《神奇動物》和《哈利·波特》小說差的太遠了。這種差距,也讓人惋惜,要是拍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時也有如此美妙的特效和巨制,那該是何等炸裂。
1、魔法宇宙:哈迷們的“平行世界”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有著最驚人的想象力。這種想象力是非常具體而瑣碎的,這些細節(jié)的架構讓你沒法不相信魔法世界是真實的,存在于平行時空中。
對哈迷們來說,哈利·波特的世界在某種程度上是真實存在的,而不僅僅是一場所謂的童年的緬懷。大多數哈迷都有相似的經歷,曾經盼望自己11歲的時候,能飛來一群貓頭鷹,帶來霍格·沃茨的入學通知信,他們絕不會認為自己是麻瓜(沒有魔法天賦的人)。
《神奇動物在哪里》劇照
哈利·波特世界的“真實感”來自羅琳無與倫比的想象力,來自那些太過豐富的密密麻麻的細節(jié),所有在現實世界習慣到無視的事情,都被解構然后重塑了。
書本報刊里的照片是會動的,照片里的人可能會暫時不見,因為你不能指望他一直在那里;你的零食巧克力蛙會自己跳走,打開一袋比比多味豆可能會吃到耳屎味兒的;魔杖抽出多余的記憶,會化作冥想盆里的銀色液體,跳進液體中,你就真的站在回憶里;從一地瞬間移動到另一地,可以考幻影移形資格證,也可以選擇門鑰匙或者飛路粉。這些在魔法世界都是再瑣碎不過的常識。
麻瓜們看不見這個奇幻的魔法世界。也許曾看見過,但被一群穿著燈籠褲從天而降的巫師施了遺忘咒;也許曾經路過的某個建筑廢墟,是被施咒變身的魔法學校霍格沃茨;也許路過的某個街角,就藏著對角巷、破釜酒吧或是魔法部。
人們愿意相信,魔法一直都在,只是察覺不到。就像羅琳曾說的那樣,生活中鑰匙找不到了,也許不是丟了,而是鑰匙自己變小消失不見了,這就是魔法。
2、《神奇動物》是《哈利·波特》的失敗“衍生”?
稍微熟悉哈利·波特系列的觀眾都知道,整部影片中最出色迷人的魔法呈現,其實都是哈利·波特系列里的老梗,而且還只是冰山一角。
影片里紐特使用過的“一忘皆空”“恢復如初”“飛來咒”“阿拉霍洞開”“幻影移形”等都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常見咒語和技能。蒂娜和奎寧家的種種神奇魔法,也似曾相識。在第四部《火焰杯》中,哈利第一次來羅恩家,羅恩的媽媽韋斯萊夫人,就用魔杖指揮各式廚具浮在半空,做出一道道特別美味的大餐。
紐特在寫的《神奇動物在哪里》是第一部《魔法師》中出現過的一本書,曾被譯為《神奇生物在哪里》,是“神奇生物保護課”的參考書目,萌物嗅嗅也曾出現在第四部《火焰杯》中“神奇生物保護課”的課堂上。
《神奇動物在哪里》劇照
羅琳縝密而強大的想象力,到了《神奇動物》,似乎停滯了。羅琳居然有一部作品沒有任何新梗,要知道每一部《哈利·波特》都會噴涌而出無數新的應接不暇的魔法細節(jié)。《神奇動物》雖然將魔法世界拓展到了美國紐約,但是美國魔法界和英國魔法界相比頂多是“換湯不換藥”。
《神奇動物》的新故事線算得上單調乏味,絕對是好萊塢大片的標準配置。男主紐特的神奇動物被無意放出,四人到處追回,后卷入一場對抗黑魔法勢力的戰(zhàn)斗中,成功逮捕魔頭格林德沃后,男主女主互生好感,男配女配也脈脈溫情。
整部電影中,形象還算飽滿的是男主紐特。小雀斑演的紐特有種笨拙的萌感和古怪的天才氣,對神奇動物的無限溺愛,又讓人聯(lián)想到《哈利·波特》中的大個子海格。他身上還有許多點到為止的神秘小線索。
其他人物都扁平得像功能性符號,人物關系簡單的像爆米花電影,這是哈利·波特系列里從未有過的。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任何一部,都未出現過如此潦草的劇情和人物。
《神奇動物在哪里》劇照
赫敏當年一臉傲嬌:“你們難道沒看過《霍格沃茨一段校史》嗎?”隔上十幾年再想起也禁不住笑出聲。幾年前,當艾瑪·沃特森拍完第七部,剪去為飾演赫敏而留了十年的棕色長發(fā)時,多少粉絲黯然。
在第二部《密室》中,就連一個小人物——哈利的腦殘粉、格蘭芬多學院一年級生科林·克里維都相當生動:個子小小,永遠拿著一只相機,見到哈利會尖叫狂拍,最后透過鏡頭看到蛇怪而被石化。
如果說,這是《神奇動物》系列的第一部,故事線和新格局都還沒展開,那真該對比一下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魔法石》。《魔法石》里那些新奇無邊的想象力啊,當年抓住了多少孩子的心。
畢竟“愛之深,責之切”,《神奇動物》很好看,但是沒辦法用看普通好萊塢大片的心情去看它。感謝羅琳讓我們重溫那個熟悉的世界,但愿《神奇動物》不是《哈利·波特》的“衍生”,而是一次新的想象之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