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6-12-31 08:51:09
隨著12月30日5家企業獲得IPO批文,今年中國證監會共計核發了280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共計籌資總額在1843億元左右。昨日獲得IPO批文的企業中,上交所3家,為法蘭泰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華達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裕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1家,為深圳同興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1家,為常熟瑞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12月30日5家企業獲得IPO批文,今年中國證監會共計核發了280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共計籌資總額在1843億元左右。
昨日獲得IPO批文的企業中,上交所3家,為法蘭泰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華達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裕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1家,為深圳同興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1家,為常熟瑞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據悉,上述5家企業的籌資總額將不超過26億元。證監會要求這5家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并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IPO排隊企業數量方面,根據中國證監會12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16年12月29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731家,其中,已過會44家,未過687會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637家,中止審查企業50家。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中止審查的企業中,上交所企業18家,深交所中小板企業5家,創業板企業27家。
另外,根據證監會公布的數據,今年以來還有78家企業處于終止審查狀態。
IPO審核方面,2016年中國證監會共計審核了256家企業的首發申請。截至記者發稿,尚有6家擬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的審核結果沒有公布。而在公布審核結果的250家企業中,獲得通過的為237家,被否的為18家,還有5家暫緩表決。
另外,今年還有5家企業被取消審核。
值得關注的是,進入12月份以來,中國證監會對擬IPO企業的審核速度可謂是快馬加鞭,共計有63家企業上會。雖然審核速度加快,但是標準并沒有降低:從已經公布審核結果的57家公司來看,有5家被否,2家暫緩表決。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IPO被否案例增多是監管部門嚴格履行職責的重要體現,表明金融監管水平持續提升,是保護中小投資者的積極舉措。提升直接融資比重對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實體經濟“去杠桿”、防范金融風險意義重大,在IPO提速的同時,嚴格IPO各環節的審查旨在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根基。中國證監會從嚴監管的工作機制和措施安排將保障首發企業審核監管各環節的有序運行,增強監管威懾力,凈化市場環境,推動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