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16 00:27:12
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新股或者次新股繼續走弱,那么時隔多年之后,可能再次出現新股破發的情況。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陽戈 實習記者 林夢霞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每經記者 趙陽戈 實習記者 林夢霞 每經編輯 張海妮
伴隨新股遇冷,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聲音,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新股或者次新股繼續走弱,那么時隔多年之后,可能再次出現新股破發的情況。對此,沖鋒在市場一線的機構又是怎么看的呢?
西部證券:目前無破發可能
“有聯系。”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問及新股發行速度與上市后表現二者之間的聯系時,西部證券總裁祝健表示,這兩者之間有關聯,但這也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因為公司要上市,整個市場(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是一體的,不可能因為二級市場而嚴格控制一級市場,所以就算是價格有波動,這個也屬于正常范圍。
祝健稱,投資者對二級市場上的預期跟一級市場的關系,這個是無法量化的。整個市場偏淡、擴容加速、資金又比較中性,這些都可能造成一部分(投資者)消極的預期。而市場就應該回歸它的本源,所以這是一個正常的市場現象,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都應該有。
當被問及新股或次新股是否有破發的可能性時,祝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不會。”祝健表示,這跟發行定價機制相關,如果出現破發也是正常的市場行為。新股發行的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過大的價差是非市場行為。“破發是很正常的,沒有破發就沒有市場約束。所以就算最后真的發生了破發事件也是正常行為,畢竟最終都是要回歸市場的。”
聯訊證券:漲停板減少抑制泡沫
說到目前的新股市場,長期關注新股的聯訊證券陳勇稱,“新股發行快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們看現在市場上還有那么多新股在排隊,充分發揮股市的融資功能還是有空間的。”按照陳勇的說法,新股的發行,現在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從多方面來理解,而引導資金脫虛入實,這個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向,引導資金更多地進入到實體經濟。“現在這種新的發行制度,如新股的定價較以前而言相對較低,小盤股不超過23倍市盈率,這樣一來,這就可以使得更多的企業獲得資金,而不是像以前,一家企業發行新股融了太多資金?,F在新股的這種情況,正好可以起到脫虛入實的作用。”
“另一方面,新股的發行速度比較快,實際上也就造成了供求關系的一種變化。”陳勇表示,“之前一提到炒新,差不多(新股)一上來就是一二十個漲停板,有的(新股)甚至更多。而縱觀現在市場上的新股,漲停板明顯減少了,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因為連續漲停后造成定價畸高,而漲停板的減少實際上是起到了一個壓制新股高定價、高估值的現象,實際上也起到了一個抑制泡沫的作用。這個是大家都樂于見到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