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 2017-03-01 17:11:44
今年以來,超過300家上市公司買理財產品金額共計達到1740.7億元。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委托期主要集中在60天~90天左右,據記者粗略統計,這些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普遍在4%以下。
昨天,柏堡龍公告稱,公司已于24日向廣發銀行揭陽支行認購7000萬元的理財產品,預計年化收益率為2.6%或3.6%,理財期限90天。近期公告購買了理財產品的公司還有安德利、弘亞數控、金洲管道、易事特等等。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買理財產品金額共計達到1740.7億元,其中不少資金來源屬于閑置募集資金。
不少公司購買額動輒逾十億
根據柏堡龍公司公告,這不是該公司第一次利用閑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公告稱,截至公告日,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閑置募集資金進行委托理財的資金余額為2.0500億元;非公開發行股票的閑置募集資金進行委托理財的資金余額為2.4億元。
事實上,上市公司利用閑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資產品的情況絕非少數。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超過300家上市公司買理財產品金額共計達到1740.7億元。根據統計,動用閑置募集資金超過數億元,乃至十數億元購買理財產品的公司“大有人在”。
比如,中國動力1月15日公告稱動用50億元進行中信銀行結構性存款;海南航空也于1月15日公告稱購買15億中國農業銀行理財產品;豫金剛石1月25日公告斥資15億元購買鄭州銀行理財產品。上述資金來源均勻閑置(或暫時閑置)募集資金。
平潭發展2月4日的公告亦稱,今年內將會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購買理財產品的最高存量額度不超過11億元,在上述額度內資金可滾動使用。而根據平潭發展的公告,2015年底公司才剛剛進行了定向增發,募集資金總額為20億元。
管理層后續或會有監管措施
數據統計顯示,去年有滬深兩市767家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幾乎占據了A股上市公司的1/3。總金額達7628.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近40%。其中,銀行理財產品認購金額達5526.24億元,占比72%。另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與2015年比較,2016年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家數同比增長了41.54%,累計購買理財產品金額同比增長67.70%,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金額則同比增長18.48%。
通過比較就可以發現,今年以來上述現象更加有增無減,而這似乎也與管理層將資本向實體經濟引導的初衷有所背離。上述現象已經引發了管理層的注意。在近日證監會最新發布的再融資新規規定,上市公司申請再融資時,除金融類企業外,原則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額較大、期限較長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借予他人款項、委托理財等財務性投資的情形。
統計數據顯示,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委托期主要集中在60天~90天左右,但最長的也有數百天,乃至1年的。如漫步者2月25日公告斥資6100萬買入的交通銀行理財產品的委托期限為1年。據記者粗略統計,這些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普遍在4%以下。
對此,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昨天告訴記者,上市公司用募集資金購買投資產品反應出上市公司募集到了資金卻沒有投資能力,反而拿去買理財產品,投資收益率是極低的。“投資者顯然也不會滿意這樣的結果,如果投給上市公司的錢只是去買理財產品,那還不如投資者自己去買”。他指出,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不排除管理層后續還會有監管措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