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16 23:33:33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王琛
每經實習記者 王琛
每經編輯 姚茂敦
一方面“安撫”市場情緒,另一方面,銀監會推進監管的步伐并未停止。
5月15日,銀監會公布《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印發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要加快對銀行股東代持、資管業務等重點領域的立法工作,明確提出今年將完成制定《銀行業金融機構股東管理辦法》等規章。
國開證券研究部副總經理杜征征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周的會議,銀監會安撫信號明顯,但金融去杠桿的大方向不會變。目前是去杠桿的關鍵時期,即使銀監會針對具體業務開始加大監管力度,但貨幣政策也不會放松。
根據《通知》,2017年計劃完成立法項目共46項。值得注意的是,這46項中僅有11項為修訂類法規,其余均為即將新制定的項目。
針對銀行股東代持問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銀監會副主席曹宇曾表示,處置代持銀行股份是今年工作的一個重點,因為今年的工作以治理合規性為主。今年,銀監會將對不合規行為及時進行監管,及時通報進展。
4月12日,銀監會在《關于切實彌補監管短板提升監管效能的通知》中強調,要加強股東準入監管。研究制定統一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股東管理規則,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股東資格、參控股機構數量等監管要求。各級監管部門應強化準入監管,穿透識別實際控制人、最終受益所有權人,并審查其資質;加強關聯關系審查,防止通過委托他人代持股權、關聯方與一致行動人聯合持股等方式規避股東資格審查的行為。
杜征征表示,對于理財、資管業務的進一步監管,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監管部門會充分考慮相關政策對市場的影響。而去杠桿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杜征征還表示,今年以來,隨著同業存單發行量猛增,債券收益率也逐步下滑,因為杠桿投資于債券的資金數量較大,一旦央行提升資金利率水平、收緊表外理財和同業存單,整個過程就會逆轉,所以同業存單業務成為監管整頓的重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