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21 20:20:5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編輯 姚茂敦
“未來五年私募股權基金(PE)的趨勢是什么呢?我覺得回報率會稍微有所下降,競爭壓力會逐步上升,管理費用的透明度會增加。”凱雷投資集團聯合創始人大衛•魯賓斯坦5月21日在深圳表示。
盡管私募股權回報率在未來五年可能下降,但相較于其他的投資,它的回報仍高。大衛•魯賓斯坦指出,過去四年,亞太地區PE內部回報率平均接近14%,頂尖公司可能更高,而亞太股市的平均回報率是12%左右,“如果看更長時間,從五年、十年、二十年的角度來看,PE也比股市的回報更高。”
私募行業興起之初,回報率曾經達到40%到50%,而隨著私募基金的增多,交易金額的增大,回報在持續下降,“上世紀80、90年代,全世界私募股權基金每年能賺20%,現在只能賺14%~15%左右。雖然沒有20%,但還是很高。”大衛•魯賓斯坦說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當談及未來五年私募股權行業的趨勢時,大衛•魯賓斯坦認為,個人投資者將在私募中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私募股權基金在新興市場將有更多發展機會,新興市場有45%~55%全球GDP,但現在它們只占全球私募的17%;主權財富基金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2003年的投資規模是2萬億美元,預計2020年會達到9萬億美元。
而對于中國私募股權行業的發展,大衛•魯賓斯坦表示,PE行業起源于美國,今天最大的PE公司都在美國,但隨著不斷發展,將來大的PE公司可能會在中國,“中國不可能15年時間的發展就跟美國一樣,我想中國要花一些時間才能出現像凱雷這樣的世界級PE公司。”
數據顯示,國內私募股權投資的熱度正在不斷提升。根據日前歌斐資產發布的《2016年中國PE/VC白皮書》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共有1351只私募股權基金完成募集,募集規模達1746.95億美元,分別比2015年全年增長12%和105%,無論在數量還是規模上都創下歷史新高。PE產品早期和發展期的投資數量明顯高于擴展期和獲利期,投資活躍度最高。但隨著A股IPO的常態化,2016年早期和發展期的投資數量有所下滑,獲利期(pre-IPO)項目關注度上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