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16 22:50:39
每經記者 魏瓊 每經編輯 盧祥勇
在內地房地產企業的強大攻勢下,曾叱咤風云數十年的港資房企市場份額逐漸縮減,甚至開始拋售資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富力廣州公司微信公眾號獲悉,富力地產于近日收購了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在廣州的兩個重點項目,分別位于越秀區和海珠區。這是繼2016年底出售北京恒基中心后,恒基兆業再度出售廣州兩項目。
高力國際咨詢服務部華南區董事陳厚橋表示,內地房地產企業逐漸成熟加上港資房企難以適應內地多變的市場環境,是他們出售資產的原因。
富力接盤
富力地產發布的消息顯示,7月5日,恒基兆業在廣州兩個項目正式與富力地產完成交接。富力地產并未披露具體項目信息,僅表示這次收購僅是雙方合作的開始,期待未來更多的項目合作。
接近富力地產的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與恒基兆業的合作不僅僅在廣州的兩個項目,未來還將收購其北方的多個項目。
據了解,恒基兆業在上世紀90年代在廣州老城區獲取多個項目,已完成開發的項目包括荔灣的恒寶華庭與恒荔灣畔兩個項目。恒基兆業官網資料顯示,恒基在廣州擁有在建項目僅為海珠廣場一個。
據恒基兆業披露的資料顯示,海珠廣場項目為地標式綜合體項目,業態包括高檔商場和寫字樓,總樓面面積約15.7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設計部分,計劃于2019年年底竣工。
上述接近富力的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海珠廣場項目并不在此次收購的兩個項目之列。
此次富力收購的具體項目名稱外界暫時不得而知,只表示此次收購的項目地理位置優越,帶來土地的延展,通過收購能夠擴大優質物業儲備。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前6月富力地產最新銷售金額為388.1億元,同比增長30%。
在地產群雄爭霸中想要獲得發展,規模擴張是必經之路。富力地產年報顯示,2016年富力地產新增應占土地總儲備金額為175億元,相當于估計可售面積504.1萬平方米。富力地產將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收購土地。
港資房企新挑戰
一個月前的股東大會上,恒基兆業執行董事兼副主席李家杰透露,將視時機不排除繼續出售內地非核心資產。選擇出售核心城市的核心資產以及后續將有北方更多的項目賣出,恒基兆業是否在進行一場內地資產的撤退?
陳厚橋認為,三次項目出售并不能說明是撤資內地。關于此次恒基出售廣州兩個物業,陳厚橋分析稱,上世紀90年代,恒基兆業在廣州獲取多個城市舊改項目,但作為港企的恒基在內地舊改方面不具備優勢,老城區項目涉及拆遷規模大,不熟悉舊改項目的運作模式,恒基兆業在內地舊改項目一度遇挫。
以恒基兆業的海珠廣場項目為例,早在1992年,恒基兆業通過政府招商引資拿到項目的開發權,是廣州市需盤活的111宗歷史用地項目之一。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做規劃,直到2015年海珠廣場西側的恒基中心建設項目被環保部門受理,規劃經過多次更改,項目進展緩慢。
陳厚橋認為,目前內地市場環境風云突變,一大批內地房企逐漸發展成熟,成為港企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市場競爭加劇。快速開發高周轉的模式成為內地房企的主流模式,熱點城市地價上漲較快,港企開發模式在不適應內地市場的需求,生存空間縮小。相對于緩慢的開發建設,出售物業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近幾年,包括長江實業、新世界地產、新鴻基、恒基兆業、瑞安、華人置業、中渝置地等多家港資房企均有出售內地資產的動作。
陳厚橋指出,港企原先的模式難以適應目前多變的內地市場環境,港企的香港模式不作出改變,或許將迎來更大規模的“水土不服”。結合港資高運營能力和內地房企的開發能力,太古地產的成功探索為港企指明了道路,合作開發或許是港企更好的選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