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8 22:16:25
每經編輯|陳星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文多
“42度以下的低度白酒已占市場銷量的50%,50度以下的降度白酒和低度白酒已經占到白酒市場90%以上的份額。”在7月28日上午召開的2017中國低度白酒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宋書玉披露了這樣一組數據。
宋書玉在會上明確表態,“中國白酒低度化趨勢不可逆轉”。但他同時稱,中國低度白酒科普教育不足、優質低度酒自信不足等問題仍客觀存在。
骨干企業42度以下白酒接近產量50%
28日上午,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五糧液集團公司承辦的2017中國低度白酒發展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在會上表示:“優質低度白酒已經成為釀酒工業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曾經,我國白酒消費以高度酒為主流。宋書玉表示,上世紀80年代前,的確是高度白酒的時代。而低度白酒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出現到現在,走過了40多年的發展歷程,已經成為白酒消費市場的主流產品。目前,50度以下的降度白酒和低度白酒已占到白酒消費市場的90%以上。
據宋書玉說,對42度以下的白酒,前幾天他做了一個骨干企業的統計,突然發現42度以下的白酒,接近了整個產量的50%。
對于低度白酒的份額占比,江西酒業龍頭四特酒一位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產品50度以下的低度酒占比約80%,其中以45度產品為主力,而以52度產品為主的占比僅約20%。其還稱,目前,低度白酒的技術已十分成熟。
另有業內人士向記者稱,實際上,低度化是白酒發展到今天,需要更加低度化、健康化、時尚化的三大趨勢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論壇中,包括宋書玉等行業大咖都強調,談低度酒趨勢,并非否定高度酒,而白酒的高度數正是其主要特色之一。
市場仍存“低度酒就是低質酒”誤區
值得注意的是,行業耕耘低度酒市場多年,仍面臨著一些困惑。宋書玉就表示,“市場上關于低度酒就是低質酒,優質低度白酒沒有品質自信等問題仍然客觀存在”。
宋書玉說,優質低度白酒是稀缺資源。現在很多消費者在沒有開瓶,沒有端起酒杯,就說低度白酒不行。不要因為喝了劣質低度白酒就否定低度白酒,關鍵是一些消費者還沒有喝就否定了。很多消費者接觸低度白酒,是從普通低度白酒開始,可能是陳釀期不夠,因此否定了所有低度白酒的品質。
宋書玉認為,低度酒有優劣之分,優質低度白酒是名酒中的稀缺產品。他認為,“中國白酒低度化趨勢不可逆轉”。李曙光也強調說,“低度酒不等于低質酒。低度白酒不是加水,或者簡單低度化”。
同時,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院副會長錢桂敬在會上表示,目前酒行業的低度化趨勢已經形成。白酒低度化適應白酒國際化的要求,能夠幫助中國白酒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將白酒文化推向國際。
宋書玉在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多家媒體采訪中亦透露,過去10年間,中國白酒在出口表現上沒有出現巨大變化。在全球酒業市場以低度化為趨勢,且國際規則對酒精度數有限制的前提下,中國白酒應該積極進行低度化,幫助白酒走向世界。
雖然低度白酒增長喜人,但無論是從研發、品牌建立還是市場認可來說,低度白酒仍有一段路要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